表 3 钻探施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孔号 | 终孔深度( m ) | 钻月数 ( 个 ) | 钻效( m ) | 时效 (m/h) | 纯钻率 (%) | 孔故率( % ) | 煤层厚度( m ) | 优质层 | 合格层 | 钻孔质量 |
9031 | 870.68 | 1.07 | 813.72 | 3.11 | 5.02 | 0 | 40.44 | 15 | 7 | 特 |
9023 | 942.74 | 1.40 | 673.39 | 3.24 | 44.3 | 0 | 25.02 | 18 | 6 | 特 |
小计 | 1813.42 | 2.47 | 734.17 | 3.18 | 46.2 | 0 | 65.46 | 33 | 13 | |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冲洗液类型选择方面,一般情况下无煤系地层选用无固相冲洗液,即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钻进时效;在煤系地层,选用低固相冲洗液可实现安全顺利施工。
2.3 适当增大钻头外径
适当增大钻头外径,对钻探施工是非常有利的。根据龙永煤田的实际情况,先后两次增加钻头外径,由φ 75 到φ 76 到φ 77 (扩孔器外径随之加大),直径加大后一是有利于排除岩屑,减少冲刷,有利于孔壁稳定;二是可保证经过改扣的φ 89 套管能够继续作为技术套管;三是增径后有利于 减少冲洗液的漏失;四是有利于减轻泥浆泵的负荷。见表 4 。
表 4 增径后泵压变化情况表
钻头外径 (mm) | 泵量 (l/min) | 冲洗液类型 | 孔深 (m) | 工作泵压 (mpa) |
75 | 57 | 低固相 | 500-600 | 3.0-4.0 |
76 | 57 | 低固相 | 500-600 | 2.5-3.5 |
77 | 57 | 低固相 | 500-600 | 1.0-1.5 |
77 | 92 | 低固相 | 500-600 | 1.5-2.0 |
2.4 护壁、堵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 充分发挥技术套管的隔离作用,将上部复杂地层隔离,为下部施工创造条件。如云南老厂矿区上部被永宁镇组、个旧组灰岩所覆盖,该矿区“十山九空,孔孔有硐”,用技术套管将上部灰岩隔离是解决涌、漏水最有效的措施(见表 1 ),该措施适应于灰岩溶洞、采空区、钻孔超径、缩径、涌水量大严重坍塌的钻孔。
(2) 对于渗透性漏失的地层(漏失量小 3.5m /h )采用综合惰性材料灌孔压堵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该办法的堵漏原理是:选用一定粒度的惰性材料与“ 801 ” 堵漏剂、浓泥浆按一定比例配成堵漏浆液。待内管总成打捞起来后,将堵漏浆液倒入绳钻杆内,对上立轴,用水泵将堵漏浆液一部分压到漏失通道,一部分顺环空间隙返到孔口,以达到堵漏的目的,该堵漏措施在龙永煤田效果明显。应用情况如下:
① 龙永煤田东中矿区 6-7 号孔在孔深 258.50-269.57m 孔段为裂隙漏失,漏失量 2.1m3 /h, 水位为 48m ,经采用“ 801 ”堵漏剂 3kg + 锯末 5kg + 稠泥浆配成堵漏浆液,从绳钻杆内灌入,在开泵压送后,漏失量减少到 0.9m3 /h 。
② 东中矿区 6-8 号孔在孔深 172.10-174.46m 段为裂隙漏层,漏失量达 3.1m3 /h ,采用“ 801 ” 堵漏剂 3kg + 综合惰性材料 5kg + 浓泥浆配成堵漏浆液,从绳钻杆内灌入,漏失量减少到 0.4m3 /h 。
③ 培丰矿区 8-2 号孔在孔深 575.50-587.40m 漏失不返水,水位 216m ,采用 DTR 堵漏剂 100kg + 花生壳 25kg + 泥浆 0.5m3 配制堵漏浆液,泵入后静压 4:30h ,扫孔后返水正常。
④ 富岭矿区 5-1 号孔孔深 128.50m 处出现漏水,漏失量达 2.5m3 /h 采用高吸水树脂( PAN-Km )堵漏剂 5kg + 浓泥浆配成堵漏浆液,从绳钻杆内灌入用泵压堵,先后灌压 3 次,漏失量分别减少到 0.9m3 /h 、 0.3m3 /h 和 0.01m3 /h ,达到预期目的。
可以看出,采用综合惰性堵漏剂材料进行灌孔堵漏效果明显,由于该方法材料来源广、成本低、操作简单,是施工现场最常用的办法之一。
(3) 其他堵漏护孔方法
当遇裂隙较发育、地下水活动历害、灌孔堵漏效果不明显时, 也可采用水泥封孔护壁堵漏、改性沥青球堵漏、粘弹性材料堵漏、化学浆液堵漏等方法,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2.5 完善绳钻钻具配套技术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客观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单一的绳索取芯钻具无法满足多级钻孔结构施工的需要,为提高钻进效率,减少辅助时间,机台应用 s95 、 s75 双套钻具比应用单一的 s75 钻具施工效果要好得多。使用方法是:采用 s95 钻具钻穿复杂地层下入φ 89 套管后,换用 s75 钻具完成终孔,如东中矿区双套钻具配套使用前后情况对比,见表 5 :
表 5 东中矿区增配 s95 钻具前后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钻具 | 钻孔数 | 工程量( m ) | 平均孔深 (m) | 时效 (m/h) | 纯钻率 (%) | 孔故率 (%) | 提钻间 (m) | 报废工程量 (m) | 钻效 (m) |
S75 | 11 | 6448.40 | 537.36 | 0.78 | 27.1 | 29.8 | 3.98 | 851.26 | 140.13 |
S95/s75 | 12 | 6199.40 | 563.58 | 1.38 | 33.8 | 12.6 | 8.04 | 54.28 | 339.02 |
2.6 硬岩石的治理措施
(1) 应用绳索取芯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是对付岩石的有效手段。福建省 121 队先后应用 MTZ77S 型、 S75C 型、 S95C 型液动冲击回转钻具在“打滑”硬岩钻进与普通绳钻相比,时效提高 77%-162% 。福建地质八队在紫金山矿区采用普通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工程量达到 29134m ,比回转钻进小时效率提高 40%, 台月效提高 127% 。
(2) 选用弱包镶防“打滑”金刚石钻头钻进,其基本原理是金刚石钻头胎体磨损比普通钻头快,不容易使钻头胎体抛光打滑,使工作中的金刚石颗粒处于克取状态。该钻头与普通金刚石钻头比时效成倍提高,虽然钻头寿命短( 10-15 ) m/ 个,但从整体效益评价是可行的。
(3) 投砂钻进法。将内管打捞后向孔内投入适量坚硬的碎石子,将“打滑”后的孕镶钻头胎体进行磨损,露出金刚石颗粒进行钻进,达到提高时效的目的 ; 但采用该方法其钻进参数与正常钻进有所不同,钻头压力提高约 20% ,转数降低 100-200rpm, 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也是较常用的。
3 取得的成效
福建煤田地质局在推广应用绳钻技术的二十多年来,依靠科技进步,开展技术创新,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先后完成 7 项Ⅱ类科研项目, 13 项Ⅲ类科技成果,近 30 项小改小革。其中《绳索取芯金刚石钻进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推广与应用》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建煤田钻孔护壁与堵漏的研究》获探查三次煤田勘探科技进步一等奖,《钻探设备典型检修工艺研究》、《双面施焊内外一次成型 等离子焊》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科技成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绳钻技术应用水平,各项经济技术 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见表 6 。
表 6 、福建煤田地质绳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年份 | 开动钻机 | 进尺(万米) | 钻月数(个) | 钻月效率( m/ 月) | 时效( m/h ) | 岩芯采取率 (%) | 特甲级孔率 (%) |
七 . 五 | 7-15 | 10.33 | 442 | 233 | 1.07 | 86 | 87 |
八 . 五 | 3-15 | 10.24 | 242 | 422 | 1.67 | 91 | 91.3 |
九 . 五 | 2-4 | 6.00 | 99 | 604 | 2.04 | 94 | 95 |
十 . 五 | 4-10 | 13.28 | 215 | 617 | 3.01 | 95 | 94 |
2006 | 11-20 | 8.58 | 134 | 641 | 3.14 | 94 | 96 |
1 、钻探质量大幅提高,特甲级孔率从老工法的 65-70% 提高 95% 以上,一次成孔率、岩矿芯采取率大大提高。
2 、钻探效率大大提高,使用老工法钻月效率 180m / 月推广应用绳钻“七 . 五”期间 233m / 月、“八 . 五”期间 422m / 月、“九 . 五”期间 604m / 月、“十 . 五”期间仍保持 600m / 月以上。小时效率由老工法的 0.65m /h 提高到应用绳钻技术“七 . 五”期间 1.07m /h 、“八 . 五”期间 1.67m /h 、“九 . 五”期间达 3.01m /h 、 2006 年达 3.14m /h 。
3 、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大大增强,孔内事故大幅度下降,职工的劳动强度降低,改善了生产条件,实现了文明生产。
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钻探直接成本下降 20-30% ,缩短了勘探周期,地质报告的精度和研究程度提高。
4 结论
笔者认为,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技术本身是一门科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处理其中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绳钻技术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种单一的技术手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对复杂情况的处理只有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韩广德 . 中国煤炭工业钻探工程学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2000.12
[2] 姚爱国,等 . 岩土工程钻进原理 [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0
[3] 鄢泰宁,等 . 岩土钻掘工程学 [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1
[4] 刘广志 . 科学钻探 [M] ,北京:地质出版社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