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课时计划]一课时
[授课时间]:2008年6月10日 第十六周 星期二 第七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识记游泳前的准备事项、掌握游泳时出现险情的自救方法,避免悲剧的产生。
[教学重点] 1、游泳的基本要求
2、出现险情的要求
[教学难点] 1、游泳前的准备事项以及不宜游泳的情况
2、游泳出现突发险情的自救方法
3、抢救溺水者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语] 同学们,现在到了最炎日的时候了。在每年的这段时间里,很多的人们选择了游泳来“凉快、凉快”,在人们得到“凉快”的同时,有一些悲剧却发生在我们周围,使一些本来快乐的家庭几年、十几年甚至在更久的时间里处于“凉快”之中。为了悲剧不在我们身边发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游泳的相关安全知识。
一、“十不”基本要求板书
1、没有父母、老师同意以及没有家长、老师的陪同不外出私自游泳
2、饮酒、饭后不游泳。
3、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4、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5、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
6、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7、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8、女性经期不游泳
9、不明的水域不游泳
10、不做准备活动不游泳
二、出现险情要求(板书)
出现事故,要立即呼救,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冒然下水营救;溺水者救起后,要清除口鼻喉内异物,排出溺水者胃肺部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三、游泳时耳朵进水的处理(板书)
耳朵进水的危害(板书)
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耳朵进水的处理(板书)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足跳跃法(板书):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板书):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板书):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四、游泳时下肢抽筋的预防(板书)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3、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4、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五、游泳遇险后的自救(板书)
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护技术,可以排除险情或争取时间等待他人救护。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自我救护方法:
(1)水中抽筋自救法(板书)
抽筋的部位与原因(板书):抽筋的主要部位是小腿和大腿,有时手指、脚趾及胃部等部位也会发生。抽筋原因主要是下水前没有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器官及肌肉组织没活动开,下水后突然做剧烈的蹬水和划水动作,或因水凉刺激肌肉突然收缩而出现抽筋。游泳时间长,过分疲劳及体力消耗过多,在肌体大量散热或精神紧张,游泳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抽筋。
自救方法(板书):(同时出示人体穴位图)
1、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
2、若因水温过低而疲劳产生小腿抽筋,则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上岸后用中、食指尖掐进承山穴或委中穴,进行按摩。
3、两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如单手抽筋,除做上述动作外,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外关穴。
4、上腹部肌肉抽筋,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里,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
5、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式游回岸边。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式时,就要提防再次抽筋。
(2)水草缠身自救法(板书)
江、河、湖、泊靠近岸边或较浅的地方,一般常有杂草或淤泥,游泳者应尽量避免到这些地方去游泳。如果不幸被水草缠住或陷入淤泥怎么办呢?
1、首先要镇静,切不可踩水或手脚乱动,否则就会使肢体被缠得更难解脱,或在淤泥中越陷越深。
2、用仰泳方式(两腿伸直、用手掌倒划水)顺原路慢慢退回。或平卧水面,使两腿分开,用手解脱。
3、如随身携带小刀,可把水草割断,不然试试把水草踢开,或象脱袜那样把水草从手脚上捋下来。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
4、摆脱水草后,轻轻踢腿而游,并尽快离开水草丛生的地方。
(3)身陷漩涡自救法(板书)
河道突然放宽、收窄处和骤然曲折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都会出现漩涡。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最多。海边也常有漩涡,要多加注意。
1、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
2、如果已经接近,切勿踩水,应立刻平卧水面,沿着漩涡边,用爬泳快速地游过。因为漩涡边缘处吸引力较弱,不容易卷入面积较大的物体,所以身体必须平卧水面,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3、疲劳过度自救法(板书)
过度疲劳后游泳或游泳过度后,都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碰上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1、觉得寒冷或疲劳,应马上游回岸边。如果离岸甚远,或过度疲乏而不能立即回岸,就仰浮在水上以保留力气。
2、举起一只手,要放松身体,让对方拯救。不要紧抱着拯救者不放。
3、如果没有人来,就继续浮在水上,等到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六、溺水与救护(板书)
(1)溺水致死原因(板书)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2)溺水者症状(板书)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3)对溺水者的救护(板书)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原则上不主张下水营救溺水者。有些同学可能要说:“老师这不是见死不救吗?”其实,不下水营救,不代表见死不救。我们观察清楚位置后,可以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等方式进行救援。
(4)出水后的救护(板书)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等,然后进行控水处理。
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5) 人工呼吸的方法(板书)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板书)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2、俯卧压背法(板书)
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痪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地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微弯。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板书)
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面(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注意事项: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高声呼救,并立即将溺水者送到医院继续救护。切忌将溺水者一救出水面,不做任何检查和处理,只顾往医院送,其结果大多是丧失了抢救时机。
[小结] 学生学习了这节安全课后,要特别谨记并遵守“十不”基本要求与出险的基本要求,要谨记并掌握自救与抢救溺水者的科学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渡过一个平安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