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安全防火防电
班级(团支部): 自动化113班
时间: 2012年10月30日 地点:二号楼B402
主持人: 李东阳 记录人:郝东佳
内容摘要: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止2011年全国独立学院的规模就已经达到了322所拥有在校生214.8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在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寝室的安全问题对于往往会被忽略。火灾事件的频发不仅给学生自身带来财产的损失与生命安全的威胁,更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严重影响。所以宿舍安全问题值得我们大家重视。所以本文从宿舍安全问题出发,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今大学生宿舍存在有关火灾和电灾的安全问题。
(一)违章用电
使用劣质电器和大功率电器(包括劣质应急灯、充电器、电吹风、取暖器等)。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又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会购买低价劣质的电器在宿舍使用;还有的学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电线超负荷,因此很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情。使用热的快。这在学生宿舍起火原因中占很大的比例。不少学生为了图方便,往往在宿舍用热得快烧水。有的忘记了正在烧水,热水瓶里的是烧干后,烧着了外壳或其他易燃物品引发火情;有的则是因为使用劣质热得快而起火。
(二)点蜡烛
一些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晚上在宿舍点起蜡烛“加夜班”,或是加班加点看小说,有的一不小心碰倒蜡烛,或是睡着了蜡烛未熄,结果蜡烛烧到底,点燃了书籍、床板等可燃物品,引起火灾。
(三)抽烟
男同学中抽烟的为数不少,有的烟抽完后不掐灭烟头,随手扔掉,万一掉在易燃物品上,很容易引起火情。2009年,某校一名男生在宿舍抽烟,把未熄灭的烟头从窗口扔出,掉在楼下晒的被子上,使两床被子烧毁。
(四)焚烧杂物
2008年,某校一名女生在宿舍里焚烧信件等物,因火焰大,点燃了蚊帐,引起火灾,损失近2000元。在宿舍或走廊内焚烧杂物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人离开而火未灭,或是火太大无法控制,极易引起火灾。
二、剖析宿舍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学校在加强大学生防火防灾意识上存在缺陷与不足,没有及时的对刚入校的新生做好相关的加强防火防电意识的讲座以及开展相关的课程。学校在加强这方面教育的程度上缺少经验,学校方面不够重视。在发生此类事件之后缺少及时必要的补救措施,善后工作不够协调。学校每层宿舍楼间必备的消防器材不能在紧要关头正常使用,学校的安全保卫处没有全天24小时值班和守卫,不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学校在宿舍楼的设计上存在不足,当灾情发生时学生不能很快的找到逃生的通道或方法,建筑布局上不恰当,导致发生连环灾情或大规模意外事故,致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防患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一) 防患火灾
无论是学校对学生还是学生本身都要加强防火意识,学校定期开展防火意识的公益讲座,学生要积极参加,从内在提高自身的防灾意识,知道自己在宿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警醒学生宿舍安全的重要性,督促学生牢记于心,学校甚至可以安装安全报警系统从而使保卫部门能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灾难后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学校要定期对学校各幢宿舍楼、教学楼进行维护,补修工作,适当时候要对那些安全部不合格,老化,退化的建筑物进行重装修甚至是重建。宿舍楼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教学楼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他们所有的人身安全保证都会倾注与这些建筑物之上,如果建筑物本身出现问题,所有的防患准备和工作都将是毫无意义,付之东流。
(二)安全用电
1、不把电灯泡挨着或靠近可燃物;
2、电灯泡下不放可燃物;
3、大功率的电灯泡应使用相应的灯头、灯座;
4、一般灯具上不要使用大功率电灯泡;
5、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6、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试探电源插座内部。
7、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8、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电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9、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呼喊老师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班会总结: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但是,近年来报于媒体的大学生犯罪、自杀一系列问题屡见不鲜,让人担忧。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之多的问题呢?不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够,而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蜜罐子中长大,缺乏法律常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安全教育知识。
加强对大学生法制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和办法,对于确保大学生安全、顺利完成学业、维护高校稳定、社会稳定,建设平安和谐高校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在网上看到的高校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