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诚信尚俭,共享食安”。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共同探讨如何辨别日常食物的安全性,并分享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食品安全的世界,了解如何把好食品安全关,守护我们的饮食安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食品安全的定义。
一是食品污染问题,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等,这些都会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构成威胁。二是食品工业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例如食品添加剂、食品生配剂、介质以及辐射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确保安全。三是食品标识滥用问题,如伪造食品标识、缺少警示说明、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以及缺少中文食品标识等,这些都会误导消费者,影响食品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些食品安全的小常识:一是购买食物时务必留意食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确保所购食品来源可靠且在保质期内。同时,还需仔细查看食品原料和营养成分是否标明,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二是打开食品包装后,要仔细检查食品是否保持其应有的感官性状。对于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混有异物的食品,绝不能食用。三是个人卫生习惯也非常关键。饭前便后务必洗手,自己的餐具要洗净消毒。同时,避免使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以防蚊蝇滋生。四是建议少吃油炸和油煎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有较高的脂肪和热量,不利于健康。
# 食品安全五要素
一是保持清洁:经常洗手,同时确保餐具、厨具和厨房环境都保持清洁。二是生熟分开:生食和熟食必须分开处理,厨具和容器也要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三是彻底煮熟:烹饪食物时必须煮熟煮透,再次食用时也要彻底加热。四是适当储存:食物应存放在安全温度下,如冷却后放入冰箱,并定期清理冰箱,避免食用过期食品。五是选用安全原料: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使用安全的水,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水。
#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一是水洗浸泡法:先用清水冲洗掉果蔬表面的污物,然后浸泡在清水中10分钟,让部分农药溶出,再用流水冲洗2-3遍。二是碱水浸泡法:将果蔬先用清水洗净,然后浸泡在碱水中(500ml水中加5g-10g碱面),浸泡5-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5遍。三是去皮法:对于外表不平或细毛多的果蔬,去皮是一种有效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四是储存法:某些农药会随着时间分解,所以对于易于保存的果蔬,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来减少农药残留。五是加热法:对于某些农药,加热可以加速其分解。先用清水洗净果蔬,然后放入沸水中煮2-5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六是阳光晒:将果蔬置于阳光下晒干,可以减少农药残留。
# 饮食习惯注意事项
一是推荐多食用清淡营养的食物,减少烧烤、麻辣烫等食物的摄入。二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并尽量去皮。三是注意饭菜的熟透程度,减少冰冷食物的摄入。四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低免疫力人群,应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并主动、及时、适量补充水分。五是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应注重丰富性和清淡性,食物种类要多样化。六是儿童青少年应注意饮食均衡,确保营养充足。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由于身体大量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以维持体内平衡。同时,建议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以及富含钾和维生素的果蔬,以确保营养均衡。
# 外出就餐指南
首先,当您外出就餐时,应优先选择那些证照完备、就餐环境优良且管理规范的餐饮服务单位。其次,在用餐过程中,务必细心观察食物的外观和质地,避免食用未烧熟煮透的菜肴。同时,对于熟卤菜和凉菜等潜在风险食品,若发现色泽或味道有异,应立即停止食用。
最后,如果在餐饮消费中遇到任何食品安全问题,如腹泻、呕吐等不适,务必及时就医,并妥善保存就餐发票、就诊记录及检验报告等关键证据。您还可以通过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进行举报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