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二氧化碳中毒
二氧化碳又称碳酸气,为无色、稍带酸味的气体。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中毒对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成兴奋后抑制,最后导致呼吸中枢麻痹。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17~18%时,吸入量大时即可发生"闪电式"窒息而死亡。
(一)判断
人头晕痛、心慌、气短、气喘、恶心呕吐等。中毒甚者口唇、指甲青紫,昏迷、意识不清,发生窒息而死亡。
(二)预防
进入地下室或低洼封闭空间前,先通风或以电扇向里吹风,再用灯火试验,确有安全保障再进入。
(三)应急救援和急救
1.发现地下室内有人中毒时,打开通风口或用电风扇向里吹风。可点燃一支蜡烛或油灯,用绳索吊至深处,几秒钟内灯自熄,说明室内仍缺氧,急救人员还应继续通风。如灯火未熄,应立即进入救人。救援人员必须戴氧气袋,以确保安全。
2. 二氧化碳中毒人员救出后,松解中毒人员衣带,呼吸新鲜空气并注意保暖。
3.取出口、鼻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4.用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少商,合谷,涌泉,足三里等穴。
5.呼吸停止时做口对口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吸氧。
6.速送医院抢救。
五、氨中毒的预防和急救
氨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碱性气体。主要用于皮革、染料、化肥、制药等工业的冷冻剂,常由泄露事故而吸入中毒。空气中氨气浓度达500~700mg/立方米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出现"闪电式"死亡。
(一)判断
1.吸入中毒:口、眼、鼻有辛辣感觉、咳嗽、流泪、流涎、胸痛、胸闷、呼吸急促、有氨味;甚者皮肤糜烂、水肿、坏死,肺水肿,喉痉挛,呼吸困难等。
2.皮肤接触:可见皮肤红肿、水疱、糜烂、角膜炎等。
(二)预防
1.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运输时应有严格管理和防护。
2. 加强安全和环保宣教,加强预防措施。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喝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进入高浓度区域工作必须有人监护。加强宣传。
3. 提高防护、急救知识水平,预防事故发生。
(三)应急救援和急救
1.切断气源,如不能立即切断,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2.将中毒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处,静卧,输氧。眼、皮肤烧伤时可用清水或2%硼酸溶液彻底冲洗15分钟以上,点抗生素眼药水。
3.速送医院抢救治疗。
六、甲醛中毒的预防和急救
甲醛别名福尔马林,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鼻气味。是重要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行业中。甲醛高毒、有腐蚀性且易燃,甲醛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在180摄氏度时与氮氧化物反应发生爆炸。甲醛主要对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短期吸入高浓度蒸汽可造成呼吸困难,重症者可产生窒息。
(一)判断
接触甲醛气体的人员,可出现以下症状:眼结膜角膜炎、鼻炎、咽炎、流泪、流涕、咽干、咽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喉头痉挛以至窒息。
(二)预防
1.完善工业生产工艺,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2.加强安全和环保宣教,加强预防措施。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喝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3.戴好防护工具。紧急事态下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三)应急处置和急救
1.迅速撤离人员至上风处,隔离至气体散净,切断火源。如发生燃烧,用泡沫、二氧化碳、沙土灭火。
2.合理通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如果喷雾状水只能减少蒸发,不能降低其易燃性),然后运输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发生大量泄露,建围堤收集,然后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
3. 处置中毒人员。迅速撤离人员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和保暖,必要时吸氧。注意观察早期病情变化,中毒人员应避免活动,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 小时。眼睛接触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然后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水冲洗或淋浴。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