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安全工作关系到我们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和谐发展,关系到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校安全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体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促进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安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在取得学校安全工作积极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教育系统的安全工作仍不容乐观,近年来,学生因溺水死亡、交通事故死亡、煤气中毒死亡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当前的学校安全工作形势还比较严峻,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经过一个阶段的调查研究,现就学校安全工作的现状与解决策略作如下阐述:
一、学校安全工作现状
(一)学校安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领导重视,意识增强。各学校能根据国家、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综治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与部署,给予充分重视,把安全工作当作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并在全体师生中加强宣传教育,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2、健全机构,建章立制。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健全,各校能根据实际制定各种安全工作制度,如值班制度、学校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制定各种学校安全管理措施,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各学校均配备安全保卫人员,加大对学校安全设施的投入,学校配备了视频监控、自动报警器等设施,给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市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配足配齐学校消防设施,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责任明确,措施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安全职责以及需承担的安全责任。各学校能对本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排查,并对存在问题给予整改。利用班会、集会、板报专栏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结合实际,深化教育。各校能够围绕灾害天气的发生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重大节日、寒暑假放假前都要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让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
6、经常性的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围绕火灾和地震等灾害发生,学校开展有针对的疏散演练,每学期1~2次,形式多样,而且及时总结经验,过程越来越规范,疏散速度越来越快,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护自救能力。
(二)学校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深、意识不强、管理不严。部分学校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安全意识仍较为淡薄。受应试教育、评价机制的利益驱使,仍有部分学校把升学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在全力以赴抓质量的同时,忽视了安全工作。个别领导和部分老师对学校安全工作存有侥幸麻痹心理,被“教育质量说明一切”的思想左右,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只停留在口头上,平时在开会布置安全工作掷地有声,落实起来却大打折扣,工作不到位,一旦出现问题才匆忙“亡羊补牢”。
2、制度不健全,督查不到位。有部分学校至今仍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力,平时缺少督查。据部分家长或学生反映,有部分学校(尤其是初中)午间没有安排教师值班或值班教师疏于职守,出现学生打架斗殴、甚至出现校外青少年到学校打架闹事的现象。另外,部分城区学校学生人数多,每逢集会、出操进退场时没有列队并安排老师跟队组织,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拥挤踩踏事故)。
3、涉及学生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学生交通伤亡事故、溺水死亡事故是全省乃至全国学校安全工作中频繁发生、难以抑制的一大难题。部分家长用摩托车接送孩子时,搭载了三四个学生;在城区,个别家长私下允许自己未满十二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在农村,个别学生搭乘“三无”车辆上学,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乘超员超载车到校的现象,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4、各种突发性灾害的应急措施执行不彻底,各种应急逃生演练力度不强。各学校虽制订了学校突发性灾害(如食品卫生、消防、汛期山体滑坡、地震等)应急预案,但缺少实践演练,或虽按规定组织实施各种应急演练,但演练密度不大(多数为每学期仅一次),效果不尽人意。
5、校园周边地区综合治理难度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城区各种网吧、游戏厅遍布,这些场所的部分经营者被经济利益所驱,允许、甚至不择手段地诱使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进入。网络上的大量不良信息毒害少年儿童,部分学生染上网瘾,随之而来的是逃学,甚至夜不归宿。有的学生在学校、校外被打或受到其它伤害,由于害怕报复,在校不敢向老师报告,也不敢告知家长或报警。另外,遍布在校园周边的各种小卖部、饮食店卫生标准低下,甚至经营“三无”食品。这些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6、缺少常态化的家校联系,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及时消除。现在的教师由于工作量大等诸多原因,平时家访较少,家校联系渠道不畅通。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的表现没有得到交流反馈,给表现不良学生的行为预留了时间与空间。另外,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数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平时缺少与子女进行充分必要的交流沟通,每当学生犯错时,只是进行粗暴的谩骂或体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未能得到及时消除。
7、体罚学生现象未能根本杜绝,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近年来,一些学校相继出现了老师体罚学生遭到投诉,甚至惹上官司的案例。这说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还有待加强,个别老师由于工作压力大,心理压抑或存有心理障碍,未能得到及时释放,而出现了体罚学生等过激行为。
8、学校对安全工作投入不足,安全基础设施尚不规范。部分学校的教学楼楼层没有配备灭火器,消防栓处于破烂的休眠状态。个别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楼层用电线路老化,没有及时更换,存在安全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