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检查内容
安全检查的内容应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制服定检查项目、标准。主要是查思想、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保用品使用、伤亡事故的处理等。
安全检查的经常性、定期性、突击性、专业性的和季节性等多种形式,安全检查的组织形式,应根据检查目的、内容而定,因此,参加检查的组成人员也就不完全相同。
二、安全检查的形式
1.主管部门(包括中央、省、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这类检查,能针对本行业特点、共性和主要问题进行检查,并有针对
性、调查性、也有批评性。同时通过检查总结,扩大安全生产经验,对基层推动作用较大。
2.定期安全检查。企业内部必须建立定期分级安全检查制度,由于企业规模、内部建制等不同,要求也不能千篇一律。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项目部每星期组织一次。每次安全检查应由单位领导或总工程师(技术领导)带队,有工会、安全、动力设备、保卫等部门派员参加。这种制度性的定期检查内容。属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
3.专业性安全检查,(如,垂直提升机、脚手架、电气、塔吊、压力容器、防尘防毒等)的安全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单项检查。这类检查专业性强,也可以结合单项评比进行,参加专业安全检查组的人员,主要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懂行的安全技术人员和有实际操作、维修能力的工人参加。
4.经常性安全检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通常有:
(1)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
(2)各级安全员及安全值日人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
(3)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同时检查安全。
5.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是针对气候特点(如冬季、夏季、雨季、风季等到)可能给施工(生产)带来危害而组织的安全检查。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劳动节、国庆节)前、后防止职工纪律松懈、思想麻痹等进行的检查。检查应由单位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节日加班,更要重视对加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要认真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6.施工现场还要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1)自检:班组作业前、后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工作程序要进行安全检查,可随时消灭不安全隐患。
(2)互检:班组之间开展的安全检查。可以做到互相监督、共同遵章守纪。
(3)交接检查:上道工序完毕,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前,应由工地负责人组织工长、安全员、班组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进行安全检查或验收,确认无误或合格后,方能交给下道工序使用。如脚手架、井字架、塔吊等,在搭设好使用前,都要经过交接检查。
三、安全检查的方法及要求
不论何种类型的安全检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各种安全检查都应该根据检查要求配备力量。特别是大范围、全面性安全检查,要明确检查负责人,抽调专业人员参加检查,并进行分工,明确检查内容、标准及要求。
2.每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和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重点、关健部位("保证项目")要重点检查。对大面积或数量多的相同内容的项目可采取系统的观感和一定数量的测点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检查时尽量采用检测工具,用数据说话。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不仅要检查是否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还应进行应知应会知识的抽查,以便了解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
3.检查记录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因此要认真、详细.特别是对隐患的记录必须具体,如隐患的部位、危险性程度及处理意见等。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应记录每项扣分的原因。
4.安全检查需要认真地、全面地进行系统分折,用定性量进行安全评价。哪些检查项目已达标,哪些检查项目虽然基本上达标,但是具体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完善,哪些项目没有达标,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整改。受检单位(即使本单位也需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可以研究对策,进行整改和加强管理。
5.整改是安全检查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检查结果的归宿。整改工作包括隐患登记、整改、复查、销案。
四、对检查出来的隐患的处理
1.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该进行登记,不仅是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而且是提供安全动态分析的重要信息渠道。如,各单位或多数单位(工地)安全检查都发现同类型隐患,说明是"通病"。若某单位安全检查中经常出现相同隐患。说明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形成"顽固症"。根据隐患记录的信息流,可以制定出指导安全管理的决策。
2.安全检查中查出的隐患除进行登记外,还应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引起整改单位重视。对凡是有即发性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人员应责令停工,被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
3.对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检查人员可以当场指出,进行纠正。
4.被检查单位领导对查出的隐患,应立即研究整改方案,进行"三定"(即定人、定期限、定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5.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要立即派员进行复查,经复查整改合格后,进行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