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议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

作者:郑林榕  
988
评论:0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11日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各级政府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安全生产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手工监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安全管理需求。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在线监测技术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对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控制各类伤亡事故,减少事故损失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他能为预防事故发生提供重要的参考,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各级政府部门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手段。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的精神,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我国的。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吸收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研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和监控;进入新世纪以来,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之中,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内容包括: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等。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必定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危险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的各种因素;二是各种事故应急措施的缺乏,或导致事故应急失效的各种因素。危险源辩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起始点,预防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消除危险发生事故的所有途径。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险控制到最低程度。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事故风险控制体系是监管体系的重点。重大危险源控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那些是可能发生事故潜在的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分级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分级。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分级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进行辨识,确定重大危险源。

    2、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计算,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3、收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所需的地理信息资料,绘制符合《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要求的地理信息图。

    4、根据企业的应争救援预案绘制符合《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要求的应急救援信息分布图。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  2008-2025   安全管理网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6018-65501059799216   E-mail:safehoo@163.com
京ICP备11001792号-39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