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关键是基础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25日

  铁路运输安全工作本身具有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铁路是一个设备联网、生产联动的大系统,各个生产环节之间高关联度的特点,对管理、装备和作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铁路平均每公里营业里程完成换算周转量高居世界第一,要使安全基础达到与高强度运输相适应的水平,任务十分艰巨。我国铁路客货混跑,共线运行,要求线路基础既要适应货运重载的需要,又要满足客运快速的需要,还要兼顾高行车密度的要求,保证行车安全的复杂性高于其他国家的铁路,客观上决定了加强安全基础建设既不可能有什么捷径可走,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长期不懈地、扎扎实实地做好艰苦细致的工作。

  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内外部环境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实施提速战略,建设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必然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大量应用。同时,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方法也会不断涌现,安全工作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发展、新变化,才能富有新的活力。创新安全管理,一定要注意把上级要求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切忌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注意从实际出发,推动安全工作创新发展,始终是我们应该坚持和提倡的。

  首先,推进铁路运输安全的法制化建设。一些发达国家铁路的经验证明,铁路安全工作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日本、瑞典等国家,在铁路安全管理方面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实行法制化管理,对于落实安全管理责权、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加强安全监督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逐级负责制。管理科学理论认为:“逐级负责的原则,是一项普遍的、永久必要的准则。如果这条准则受到破坏,那么权力将受到损害,纪律将受到危害,秩序将受到扰乱”“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有悖于逐级负责的原则,实践证明效果也是不好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实现逐级负责制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强化安全监督。注重加强安全监督,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美国的运输安全监督机构NTSB(全国运输安全委员会)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安全监督的透明度很高。这对于客观、准确、公正地实行安全监督,是十分必要的。过去我们的安全监督基本上属于同体监督,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受到一定限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实行了安全监察特派员制度。这项改革举措,是借鉴工程监理部门和国外铁路的做法而提出来的。几年来,6个特派员办事处的工作证明,异体监督比同体监督力度更大。实行安全监察特派员制度这项改革是成功的,是有生命力的,今后要继续加以坚持。
 
  第四,保证设备质量。近年来,设备采购质量、设计质量、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监理验收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暴露得比较多。有的留下了先天性的质量缺陷,有的埋下了事故隐患,有的已经导致了事故,造成了损失。如果设备质量源头这一关把不住,造成的质量缺陷有一些是很难弥补的,有的即使能够弥补,代价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从源头上抓设备质量责任制的落实。设备采购要实行严格的准人制度,未经检验合格,决不允许采用。设计部门要保证设计质量达到标准,同时要适应运输生产的发展需要,更新设计理念,新线设计标准要适度提高,钢轨、轨枕、道碴的选用都要与保证安全的要求相适应。对由于采购、设计、施工、监理、验收部门的责任不落实,导致设备质量出现问题或造成事故的,要追究责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