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投入,改善安全设施,发挥道路设施安全防范能力的持久性作用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流、车流有了大幅度增加,但公路建设一直滞后,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另外,一批新开通或拓宽改造后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到位,一些“四治”道路陈旧破损无人承担责任,又成为新的事故“黑点”。要把交通事故降下来,物防、技防的重要性愈来愈显得重要。为此,金华市每年投入上千万元资金,用于道路标志标线的添置、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公路照明条件的改善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改造上,增加了道路的安全通行能力。
2001年以前,金华市永康境内的东永一线和二线道路交通事故一直高发,被人称为“死亡线”,支队领导多次到现场查看并出面进行协调,市政府责成公路部门出巨资对路面进行切割改造,增加道路摩擦系数、安装减速道钉和其他安全防护设施。大大改善了这两条公路的安全通行条件,事故逐年下降。与此同时,支队主要领导亲自到路面观察人流、车流、车速等交通因素,提出并实施了路面标划减速线、装钉减速梯块,使车辆速度和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该减速线标志的发明还在全国推广应用。
三、坚持科技是生产力,用科技引领交通安全管理
几年来,金华市投入上亿元资金,安装了电子监控、进口移动监控器,购置数码相机和无线通讯等设施,在国省道安装智能卡口(拟在03省道实现8公里一只电子眼)。义乌、永康、东阳等市县都相继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和智能卡口,全市10个大队都有了德国进口测速仪,建立了车辆、事故违章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业务咨询、违法查询、无纸化模拟考试、重要的通知通告、政策法规等栏目,进一步解放了警力,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盲区,降低了违法率和事故发生率。
四、竭尽全力抢救交通事故伤者,将交通事故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
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事故发生后抢救是否及时有效,对事故伤者的生与死却有着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在积极预防交通事故的同时,努力做好减少事故致死率工作,要求全市各大队对交通事故处理做到“五快”(出警快、现场抢救与施救快、专家医生到位抢救快、现场勘查快、恢复交通快)的交通事故处理运行机制。以路面中队为第一到位责任人,接到报警后,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投入交通事故的抢救工作。凡发生有人员重伤的交通事故,大队、中队领导必须赶到医院协调、督促抢救工作。我们交警支队与金华市卫生局联合下发文件,在原有交通事故抢救“绿色通道”的基础上,由金华市中心医院脑外科专家组成交通事故抢救“专家通道”,全天候提供全市交通事故伤者抢救的医疗技术支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充分发挥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专用装备、技术、人员的作用和优势,从2004年起,我们又在全国首推消防部队参加危急、特定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救援机制,1~10月,全市消防部队参与交通事故救援39次,抢救受伤人员46人。几年来,由于抢救及时,有上千条生命起死回生,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控制在较低限度。其中,1997年全市道路交通致死率为19.98%(全国平均27%),1998年为18.15%,1999年为12.45%,2000年为13%,2001年为11.24%,2002年为10.74%,2003年为11.93%(全国平均17.4%),2004年1~10月为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