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人为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23日

    是否能坚持安全目标,实现安全目的,问题的根本在于受到“挫折”后的反应。“挫折”来源于“人的行为”系统失误。

    2 人为失误系统分析

    人为失误,或通常称之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指不符合安全规程,有可能导致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的行为。

    人为失误的原因十分复杂,各种原因之间还可能产生相互影响,而且在作业者身上反映出来的失误原因和特征,都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信息输入失误

    信息输入过程即感知过程。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是通过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进行的。由于受环境因素(如噪声、光线),人的心理状态(如恐慌、焦虑)和生理状态(如近视、色盲、疲劳、醉酒、疾病)影响,都可能造成感知失误。

    2.2信息处理失误

    信息处理是人将感知到的客观环境信息,根据学过的知识原理和实践经验进行分类、评价、推理、判断决策等逻辑思维的过程。信息处理失误的原因分以下几个方面:训练不足;经验不足;心理素质差;人机系统设计错误等。

    2.3信息输出失误

    信息输出失误即操作失误。造成此类失误的原因基本上与信息处理失误的原因一样。

    3 人为失误心理分析

    人在“S(刺激)→O(人体)→R(反应)”的行为过程中,人的心理作用对人为失误的影响很大,导致人为失误的心理因素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3.1无知

    (1) 应知而不知。主要是新工人或青工,不学技术,不懂规程,盲目作业,行为无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2) 应知而不完全知。主要是责任心不强而面子观念特强的人,对规程略知一二,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冒险作业。

    (3) 理论与实际脱节。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理论上懂得,为应付检查,对规程能倒背如流,但是“只懂不会”,在操作中出现异常时,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形成误操作。还有一种表现为,规程未及时修订,和实际不符,或者是制订部门采用硬性规定的办法,并未经过操作人员的充分考虑与讨论认可,所以往往不能做到自觉地遵守。

    3.2侥幸心理

    主要表现在行为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违章习以为常,满不在乎。虽然预见到违章可能发生危险,但是,轻信可以避免,他们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之后,凭借所谓的经验,便以为永远也出不了事故,把几次违章未出事故的偶然性与长期违章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混同起来。在这种侥幸心理支配下,行为人经常违章,直至发生事故。

    3.3习惯心理(或者叫经验心理)

    对于长期从事某种固定性作业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后,可形成一个不需要意识的自动化行为流。这种习惯性操作,大多数人是通过认真学习规程等间接经验反复实践“练”出来的,而少部分人却没有“练”,仅是由多次作业而“形成”和规程相背的直接经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性违章”。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习惯性操作效率较高,发生事故的机率也低。然而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这部分未“练”过而自然“形成”的习惯性违章的人们,由于受习惯心理的作用而忽视异常信息,不能及时判断处理和做好防护而发生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