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省能心理
行为人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能量取得最好的效果。这种心理对技术革新一类的工作有积极意义,但在安全操作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
3.5自我表现心理(或者叫逞能心理)
有些人越是技术差,经验少,越要自我表现,以改变不被人重视的处境,虽然一知半解,却表现得很自信,有把握,不懂装懂,硬充好汉。有自我表现心理的人,一较上劲,或者一有机会,就可能盲目蛮干而违章。
3.6冲动心理
行为人想达到某种需要,但受到干扰,一时实现不了就产生烦恼、焦急情绪,在作业中就出现不耐烦、图省力的行为,为尽快达到以预想的目的而抢时间、争速度,不按正常的工作程序办事。
3.7厌倦心理
长时期的单调作业,没有多大的变化和刺激。对这种作业,行为人通常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常表现出精神疲劳,心不在焉,对工作无兴趣,“不注意”,想尽快摆脱这种状态,但又无法摆脱。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疲劳,是大脑意识水平低下所至。有研究表明,在一个班的时间内,行为最高可靠性阶段只占有10%,完全不可靠阶段占30%,而行为人在完全不可靠阶段,意识水平低,不能将注意力积极向前推进,判断力和反应力很低,容易产生失误。
3.8紧张心理
人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大脑意识水平长时间兴奋,导致一时性血压升高或生理上出现其它反应。一般来说,紧张状态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警戒反应期、抵抗期、衰竭期。在不超过衰竭期的紧张状态下,人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若长期过度紧张,体内代谢便失去平衡,行为人的劳动能力就会下降,并陷入混乱。
4 对策
控制人为失误,首先需要克服不良心理,提高人的行为过程的“正确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控制人为失误的措施。
4. 1安全文化教育
安全文化是从事安全活动的基础。通过宣传、教育、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最深刻地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习俗、伦理和行为,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懂得珍惜生命,善待人生,养成安全自律的习惯,培养自救、互救及应急消灾避难的方法。安全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改变人的安全观,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使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安全规范,减少人为失误。
4.2建立安全生产确认制
用反复核实、复诵、监护、设标志提醒以及操作票等办法,保证操作的正确、准确,以避免由于想当然、猜测、遗忘、误会、疲劳、走神、感情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失误。这种办法就是安全确认。确认是避免失误的有效方法,它要求操作时确实认准,有100%的把握,不能有一点凑合与虚假。制订确认制要进行筛选、评价、凡是有可能误操作,而误操作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特别是曾发生过而造成事故的操作,都要制定可靠的确认制。而对一些重要岗位、重要设备的重要关键操作,重要岗位容易失误的复杂操作,已经发生过由于失误而造成重大事故的操作(例如特殊作业),应制定有监护操作票性质的书面确认制。
4.3加强班组安全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直接作业环节的作业单元。控制人为失误必须立足于班组,现场管理者要注意观察操作人员精神状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灵活安排班中作业,减少不安全因素和行为,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4.4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对于身体不适应该岗位工作的职工应急时调换岗位,避免因身体原因造成失误。
5 结束语
在从事生产活动中,人为失误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完全是可以控制的。通过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控制和引导的能力,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激励职工的安全动机,消除各种不利因素,人为失误便可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