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公共场所安全责任制度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旅游景点、商场、影院、酒吧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安全责任分工方面,必须明确到位,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上。要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必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肃处理。对一些大型商场、超市、酒吧、影院等,必须实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分析其安全形势,排查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举行大型活动时,举办方要取得当地安全部门的许可,请求他们在活动举办期间提供安全支援,协助搞好活动现场的秩序,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重庆发生的这起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重要的教训就是没有预先做好准备,没有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是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政府相关部门要在与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如旅游、金融、航空、电力供应等)中建立预警信息系统,规定有关经营单位在进行常规动态分析的同时,适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和发布可靠的预警信息。政府部门应针对可预见的情况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研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故处理进行缜密布控。在部分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经济社会活动频繁,又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城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信息应急联动系统,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到公共安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预测其类型、级别、概率、影响范围;详细制定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的风险预案,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这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应急救援的效率,也对提高政府日常公共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实践经验表明,应急救援预案的研究对提高城市公共安全事故处理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众应加强事故发生时的自我防护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城市的各种活动日益增多,公共安全问题已成为城市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公众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告知群众如何疏散、如何协助政府、如何帮助他人,增强防范意识,加强自我防护。
为了安全起见,民众在出行时应尽量避开聚集高峰期,一旦在公众场所遇到拥挤的人群,应尽可能避开拥挤人群,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如果可能,可到附近的商店、咖啡馆暂时避一避。待人群过后,再迅速离开现场。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时,一定要稳住重心,不要被磕倒、绊倒。如果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果拥挤的人群出现混乱时,要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立即停止前进,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一旦自己被推倒,要尽最大努力站立起来,如果不能直立起来时,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如果带着小孩,则要把小孩抱在怀里,以免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推倒而受伤。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要赶快报警,等待警务人员的救援。另一方面,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互救。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
另外,在危机关头保持镇静的心理尤为重要。事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切不可手忙脚乱,一定要听从指挥人员的命令,有条不紊地退出现场,绝对不能只顾着自身的安全,拼命往外跑,那样就会适得其反,造成现场更加混乱、拥挤,使危险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