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伤事故的频频发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工伤事故的诱发进 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伤的发生除了有很多“不可抗拒的”“难以预测 的”情形外,还有大量的工伤事故是属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 的影响造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第一,“温度环境论”。这种理论认为,当工作环境处在最佳工作温度18~21 摄氏度时,工伤死亡发生率最低,除此范围,无论过热、过冷,工伤 事故都会上升。气温超过 24 摄氏度时,平均发生工伤数较 18~21 摄氏度时 增加 23%;在 13 摄氏度以下时,较 18~21 摄氏度时增加 32~35%。
为何气温变化与工伤事故频率有关呢?人在活动中都会产生热量,从事 体力劳动时,产生的热量更多,当环境温度在 18~21 摄氏度,这种热量能适 当地往外散发,人就会感到较舒适。随着环境温度升高,人体散热渐趋困难。 当气温在 25 摄氏度以上时,人体状况开始恶化,接着挥汗如雨,体力下降, 心血管和消化系统发生变化。气温持续上升,汗液蒸发散热减慢,体温得不 到正常调节,人就会变得心烦,严重的还会发生中暑。这时,人体极易感到 疲劳,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操作能力下降,往往导致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同样,环境温度太低,人体热量人不敷出,体内热量平衡失调,也会引起生 理上、心理上的功能紊乱而导致操作上失误。
人体发生中暑除了与气温、湿度有关外,还与风速大小、劳作强度、高 温下作业时间、水盐供给补充状况、营养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 高气温所致。所以人们在高温天气工作时要格外注意,避免工伤事故发生。 第二,“生物节律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潜在的生物钟影响 着人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这就是生物节律。每个劳动者的体力、情绪、 智能都处于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起伏状态。高潮期,劳动者或是体力充沛, 或是情绪良好,或是思路清晰。低潮期,劳动者或是疲惫乏力,或是心绪不 宁,或是记忆欠佳。普遍认为,从事夜班工作,比起日班,反应的灵敏度和 警觉度都要差些,断定这是生物钟作用的例证,表明夜间人们的体力、智力、 情绪都处于低潮期。在高潮期与低潮期转换的过渡时间之内,即所谓的临界 期,务必引起特别注意。这是因为,人们在各自的临界期间,体内各种变化 剧烈,使人处在一种转折的时刻,很不稳定,易患各种疾病,注意力不宜集 中,疏忽、大意时时发生。据此,对每次换班工作的劳动者,都应给予一定 的适应时间;对生理机能不适应夜班工作者,不宜为之换班,宜仍让他日班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三,“事故倾向者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为事故比较易于发生在很 少一部分人身上、他们属于事故多发者,这些人好动不好静,喜爱表现自己, 好胜,好冒险。认为,如果事先就对劳动者的心理进行测验,把“事故多发 者”分到危险性小的工作岗位,便有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另一部分人 是受社会和个人生活变化造成的。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特殊事件影响, 分散了他们在生产中的注意力而发生事故。俗话说,祸不单行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负责生产安全的人员,注意研究这种种生活事件与劳动者心态的关系, 又注意观察和了解劳动者近日的生活事件,然后作出必要的对策,就一定能 够大大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第四,“疲劳过度论”。这种理论认为,疲劳尤其过度疲劳引起工伤事 故,是最常见的。通常,有肌肉疲劳、病理疲劳、精神疲劳、工作疲劳之分。 生理机能失调,而引发的疲劳,表明机体内部业已出现或业已潜藏着某种失 调,此时劳动者不仅感到疲劳,且有病状,谓之病理疲劳。如果在操作过程 中,肌肉活动过度,以致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二氧化碳等元素在血液和 体液中愈益积累,便每每会发生疲惫感,动作开始迟钝,反应不再灵敏。这 属于肌肉疲劳。进行体力操作时,由于心绪紊乱,精神郁闷烦燥,往往造成精神疲劳;此外,乏味的、机械重复的和单调的操作,也每每引发精神疲劳。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肌能衰退,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被 称之为工作疲劳。
除需研究上述疲劳类别外,还需要了解和把握有关疲劳的理论观点。解 释疲劳现象生成原因,比较普遍流行的理论观点是“疲劳物质积累”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疲劳现象是劳动者不断的工作过程中,身体内部积累的乳酸 过多而引发的。认为,劳动者经过长时间的剧烈活动,乳酸愈积愈多,终致 引发肌肉酸痛感。这种乳酸堆积,便是人体内部疲劳物质的积累,一旦过多, 必然引起体力衰弱。另一种理论观点是“中枢系统变化”理论,这种理论则 认为,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时,肌肉活动过程不断地向大脑皮层细胞发送信 息,皮层细胞长时间地受到信息刺激,便会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但是,经过 一定的时间,一定会转入抑制状态。中枢系统功能的这种变化,每每引起疲 劳现象。还有一种“生化机能变化”理论,认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劳动者体内某些物质必然发生生理化学变化,例如,肌肉收缩时使体内淀粉 含量减少,分解成乳酸并放出热能,从而导致疲劳现象产生。最后,还有一 种“力源消耗”理论,认为只要从事劳动操作,就会释放出能量,操作猛烈 持续长久,消耗的能量必将巨大。这样,在人体能量为一定限度的条件之下, 随着能量不断地大量消耗,遂产生疲劳现象。
除上述理论之外,从大量的、实际的工伤事故发生统计看,具有较为普遍的规律。 从发生事故的时间来看,往往与季节、昼夜。假日前后、工作开始与结束等因素有关。如气候寒冷的季节容易发生煤气中毒;干燥多风的季节容易发生火灾;雨季或气候潮湿季节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夜班比日班,后半班比 前半班,工作结束时比工作开始时,假日前后比平常时间发生的事故多一此。 从发生事故的地点看,往往与工种相关。如冶炼工人在炉前操作容易发 生的烫事故;煤矿工人在井下采煤容易发生冒顶片帮、瓦斯爆炸等事故;建 筑工地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坍塌等事故;化工生产中容易发生烧伤、中毒等 事故。还有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发生的事故往往比普通工种发生的事故多。
从发生事故的人员看,往往与年龄、技术等级有关。一般情况下,年龄 较大、工龄较长、技术级别较高的老工人,由于技术熟练,安全生产知识比 较丰富,发生事故就少一些;一些技术不够熟练,未曾受过安全教育的新工 人、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的工人或新调换工作岗位的工人发生事故就会多一 些。
掌握了上述理论,现实的工伤发生规律就能够因人、因地制宜减少并预 防工伤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