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何在5-7分钟左右实现班前会三查(查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劳防用品佩戴)两交(交待工作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等)并提振士气的目的?如何避免一时看错听错和不留神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和操作失误?如何解决具备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但实际上没有执行的习惯性违章?如何提高一个小团队(比如班组)的凝聚力和活力,让安全成为团队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建设从哪里入手?如果你正在为这些问题困惑,请往下看。
海因里希在针对50万件事故统计分析中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事故;美国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理事会的统计结果是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结果是94%的事故与不安全行为有关。我国的研究结果表明85%的事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这些数字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非常重要,必须使安全的行为变成我们的日常习惯,我们才能享受安全。
以下从五个方面分析一下如何防范不安全行为。
1、不安全行为与违章行为
2、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
3、改变员工行为的若干影响因素
4、行为改变的途径和步骤
5、国内外具体的方法介绍
1) 不安全行为VS违章行为
不安全行为指任何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伤害或者其它损失)的人的行为,在现实当中有非常多的例子。而违章行为,专指那些“违背某个”章程、规则、程序或者标准的行为。因为“章”的发展永远落后与现实的变化,许多行为本身涉及到“不安全的后果”,但是,它“不违章”。所以,仅仅谈“违章行为”的局限性比较大。海因里希模型,在世界范围内有比较多的引用,而其中“低层”谈的是“不安全行为”,而非仅仅“违章行为”。
另一方面,在管理实践中,面对员工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不安全行为”、和使用“违章行为”,在沟通双方的内心当中激起的本能反应,有明显的差别。其中一个直接的影响是,谈“不安全”,关心的是对方的“个人安危”,而谈“违章”,暗示的是对方的“严重错误”。其中的不同,从“人本”的角度,差异凸显。
2) 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
对于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极端情况,如自杀除外),他(她)的某个行为的内在原因,来自于其动机和习惯。习惯受潜意识的支配,来自于长时间的“养成”,而养成的过程往往可以追溯到个人的家庭生活背景、自儿童时期的生活和教育背景、周围人群的相互影响和潜移默化。习惯受潜意识的支配。而动机,基本上(尽管不完全)取决于内在需求,以及对于个人需求的“深入认知”。围绕需求的理论,当前比较普遍接受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学说”,这个学说是多数的管理激励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而要在安全管理方面,改变员工的行为模式,大致需要致力于上述两个方面:习惯的改变和动机的疏导。所谓疏导,一种途径就是帮助其认识其内置需求的实现与现实行为的必然联系,而这种联系可以体现到组织的“管理体系”当中,主要反映在激励机制方面、组织(团队)文化方面和领导力实现模式。
之所以需要这种“疏导”,是因为,同样的“内在需求”,并不必然地“激发同样的行为”(饥饿可以导致某些人抢劫、也有人乞讨、也有人变为寻求付出劳动),其中间的“转换参数”是个人内在的准则判断。如果说,公司的管理文化有强大的影响力,就在于引导员工积极地认识(建立积极的转化参数)自身的需求,并通过行为的改变,使得这样的需求在公司既定的管理模式下,得到逐步的满足。
3) 改变员工行为的若干影响因素
要改变员工行为,需要改变其习惯,唤醒其内在需求(即对于安全需求的认知)。这中间的影响因素包括:
对于各种行为的潜在后果的认识
对于应有的“正确行为”的认识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