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事故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5月19日

一、 事故的分类
        为了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必须对事故进行归纳分类,至于如何分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角度不同,分类的方法也就不同。主要有以下分类方法:
        1.依照造成事故的责任不同,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
        责任事故,指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违反法令、法规、条例、规程等不良行为造成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指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学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2.依照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
        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称为伤亡事故。只造成生产中断、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事故称为非伤亡事故。
        3.依事故监督管理的行业不同,分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民航飞行事故、农业机械事故、渔业船舶事故、煤矿事故、非煤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种设备事故、建筑施工事故、冶金机械事故、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爆炸事故等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直接监管的是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综合协调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的安全生产。每个行业对事故都有详细的分类。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的分类,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事故类别分。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
        (2)按伤害程度分。
        1)轻伤。2)重伤。3)死亡。
        5.按事故所属行业分类
        二、 事故的调查取证
        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调查的过程中,事故调查取证是完成事故调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场处理
        1.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二)物证搜集
        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等。
        2.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三)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2)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3)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4)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5)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1)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2)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3)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4)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
        (5)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6)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7)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四)证人材料搜集
        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找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
        (五)现场摄影及绘图
        1.显示残骸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2.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冒顶下落物的空间等。
        3.事故现场全貌。
        4.利用摄影或录像,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
        5.必要时,绘出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三、 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
        对一起事故的原因分析,通常有两个层次,即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通常是一种或多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间接原因可追踪于管理措施及决策的缺陷,或者环境的因素。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人手,逐步深人到问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
        1.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
        2.不正常的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
        3.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4.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6.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7.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给出了分析事故原因的步骤。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按以下7项内容进行分析
        1) 受伤部位;
        2) 受伤性质;
        3) 起因物;
        4) 致害物;
        5) 伤害方式;
        6) 不安全状态;
        7) 不安全行为。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5、确定事故责任者
        (二)、直接原因分析
        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包括: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局部通风机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
        (2)防护不当。包括: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其他。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欠;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梭;其他。
        (2)强度不够。包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其他。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包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其他。
        (4)维修、调整不良。包括: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其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