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会员中心
加入VIP
微信
客服微信 网站公众号
用户名:
密 码:
Cookie:
不保存
保存一天
保存一月
保存一年
忘记密码
安全新闻
安全法规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事故案例
操作规程
安全标准
安全教育
环境保护
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工伤保险
职业卫生
文化
|
健康
管理体系
文档
|
论文
安全常识
工 程 师
安全文艺
培训课件
管理资料
煤矿
化工
建筑
机械
电力
冶金
消防
交通
特种
论坛
活动
视频
问答
投稿
MSDS
签到
超市
招聘
动态
法规
管理
技术
案例
超市
标准
预案
课件
更多
教育
规程
评价
工伤
职业卫生
环保
健康
体系
文档
论文
常识
工程师
文艺
视频
导航:
安全管理网
>>
培训课件
>>
矿山安全
>>正文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点 击 数:
更新时间:
2021年08月27日
下载地址:
点击这里
文件大小:
592.00 KB 共167页
文档格式:
PPT
下载点数:
22 点(VIP免费)
全屏查看
部分内容预览 [文件共167页]
本文件共167页,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
下载
。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
文件大小:592.00 KB 共167页 文件格式:PPT
下载点数:22 点(VIP会员免费)
下一篇:
煤矿职工安全管理
上一篇:
煤矿电气安全知识
文本预览
仅提取页面文字内容,供快速阅读使用。
煤矿安全管理 高级工程师 雷劲 企业培训师 安全工程师 近年安全生产形势 2002年 事故总量: 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5.3 %和5.8%。 重点领域: 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3960起,死亡14924人,比上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在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发生死亡事故3427起,死亡5791人。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4.64,比上年下降12.4 % 。 事故总量: 全国发生各类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0.5%和1.9%。 2003年 重点领域: 工矿商贸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在煤炭产量增长3亿吨的情况下,煤炭企业事故起数减少353起,死亡人数减少561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9%和11.7%。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3.71,比上年下降20 % 。 2004年 事故总量:全国发生各类事故803571起,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6.2 %和0.2%。 重点领域: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死亡16497人,比上年减少254人,下降1.5 % 。煤炭企业死亡6027人,比控制指标减少150人,下降2.3 % 。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3.081,比控制指标减少0.619。 全国2005年安全生产状况 2 0 0 5年全国死亡人数比2004年少9800多人,下降7.3%。2005年,全国共发生72万起事故,死亡12.7万人,70万人因事故致残;10人以上特大事故134起,平均每三天一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5起,百人以上的矿难4起。 2005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14787起,死亡3755人,受伤10568人,经济损失7880万元,事故起数、死亡、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同比全面 上升。与2004年相比分别上升11.75 % 、9.80 % 、16. 50 % 、9.11%。 2005年新疆安全生产状况 2 0 0 6 年 1 ~ 9 月全疆安全情况 今年1~9月份,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9118起,死亡1977人、受伤6388人,经济损失4098,02万元,同比分别有所下降,重大事故大幅下降。进入10月份,连续发生3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 2006年乌鲁木齐市安全情况 乌市1~10月,共发生各类事故1287起, 死亡173人,受伤773人,直接经济损失2177,74万元。虽然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 损失均有所下降,但道路交通重大事故数 和消防安全事故财产损失突破了自治区下 达的控制指标。 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论 第一节、安全 一、安全的定义 (一)安全 1、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2、安全是指没有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 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 损失。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安全的概念已经不是传统的职业伤害或疾病,也并非仅仅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科学关注的领域应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的 各个领域。 (二)安全的重要性 1、经济损失大 2、社会影响大 3、影响周期长 第二节、安全管理的 定义及概念 一、安全管理的定义 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科学管理学派) 2)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影响为中心,激励职工的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行为科学学派) 3)管理就是决策; 4)管理是一个为了达到同一目标而协调集 体所做努力的过程。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指对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和防止事故发生的管理。 安全管理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使生产技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保护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管理是对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状态的管理与控制,所以,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物、环境的关系。 二、安全管理的原则 (一)法制原则 (二)预防原则 (三)监督原则 (四)教育原则 (五)全面原则 三、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一)安全意识是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 (二)安全管理决策必须慎之又慎 (三)事故致因理论是指导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安全管理发展的理论 一、安全管理理论发展追溯 1、古代管理 指工业革命以前的管理。 2、近代管理 指从资产阶级革命,工厂的产生(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 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 3、现代管理 指20世纪40年代到现在的发展阶段。 二、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一)安全管理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 (二)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 (三)安全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的关系 三、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1、新中国成立前 2、新中国成立后 1)建国初期 2)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3)20世纪80年代以来 4)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三节、安全管理的分类 1、宏观安全管理: 指以宏观决策为主要手段,引导安全工作机制正常运行的方法、技术和方略的总称。 2、微观安全管理: 指企事业单位为实现安全生产而进行的具体的安全管理活动。 3、广义安全管理: 泛指一切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 4、狭义安全管理: 指针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具体的危险源而开展的安全管理活动。 第四节、安全管理的对象 1、人的系统 2、物质系统 3,能量系统 4、信息系统 第五节、安全管理的功能 1、基础性功能: 包括决策、指令、组织和协调等内容。 2、治理性功能: 包括整治(具有改造性和强制性)、防范(具有预防性)。 3、反馈性功能: 包括检查、分析、评价和安全信息的处理等。 第六节、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在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分析、研究、评价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从组织、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源,预防事故发生或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实现最优化安全状态,为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的分类 安全管理的对象 安全管理的性质与作用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 因果图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 危险性预先分析法 系统安全评价基础 定性安全评价法 半定量安全评价法 可靠性安全评价法 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技术 企业安全计划 安全决策 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检查技术方法 隐患排查管理法 本质安全技术 人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 人员安全管理的途径 安全信息管理的作用及内容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安全管理基础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计划与决策 安全管理方法 人员安全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管理的内容 第七节、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基础工作: 安全管理体制(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规章制度体系、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安全技术措施体系、安全宣传健全教育体系、应急与救援救灾体系事故统计、报告与管理体系、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矿井灾害预防预处理计划),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评价和管理、进行安全技措经费管理等。 2、生产建设中的动态安全管理 ⑴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现和控制; ⑵设备安全性能的监测、检验和维修管理; ⑶物质流的管理; ⑷环境安全化的保证; ⑸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⑹生产工艺过程安全性的动态评价与控制; 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 ⑻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监督等。 3、安全信息化工作 包括对国际国内、行业内外、本企业内外安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传输、反馈,安全信息运转速度的提高,安全信息作用的充分发挥等方面。 第八节、安全管理的性质 一、人为性 二、效益性 三、强制性 四、长期性 五、科学性 六、层次性 七、预防性 八、专业性 九、群众性 十、社会功能性 第九节、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一、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对策 二、搞好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保证 三、安全与卫生技术资源的发挥需要以有效的安全管理为基础 四、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十节、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能级原理 四、整分合原理 五、反馈原理 六、封闭原理 七、弹性原理 八、动力原理 第十一节、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全员安全管理的原则制定的,规定企业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内容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企业法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宣传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组织或主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与行业特点和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4、负责兴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监督检查各单位隐患整改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5、负责落实安全生产的专项资金,即是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考核工 6、负责考核各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7、负责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8、审批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防事故演习;负责事故伤员的抢救工作,协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9、负责向职代会报告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生产计划执行情况。 (三)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做好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组织安全生产的专项检查 ; 2、 在分管业务范围内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协助或受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委托考核分管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 3、负责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组织编制分管业务工作内危险性较大场所的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或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演练; 4、组织或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四)企业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负责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和生产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 2、 组织起草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技术报告,组织编制和审定本企业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安全技术规定; 3、负责事故隐患治理,审核危险性较大场所的事故应急予案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4、参加有关的事故调查,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有关技术事务。 (五)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检查本企业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总结和报告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2、组织制定、修订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起草安全生产工作年度计划;审查汇总各单位安全技术措施改造项目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向董事会或经理层提出年度安全技术措施改造项目建议;监督安全技术措施改造项目和重大隐患整改的实施。 3、负责安全生产检查。发现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及时制止,责令改正,对有关责任者有权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有权提请董事会或经理层给予行政处罚; 4、负责企业各单位的安全考核工作,执行安全奖惩制度。对存在事故隐患单位给以警告和下达限期整改指令,有权提请董事会或经理层对有关单位的负责人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 5、协助事故抢险和工程救护,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紧急情况下,应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 6、负责建立重大生产设施和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改造工程、事故隐患整改、职工培训与奖罚等技术档案;负责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事故档案;对重大事故险情和重特大事故应及时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以及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 7、负责上报职业安全卫生体系认证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工作计划,履行安全风险评价职责,积极推行职业安全卫生体系认证工作; 8、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对新工人、转岗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考核。 (六)工人安全生产职责 1、遵守劳动纪律、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遵守有关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制度,为设备安全运转尽职尽责; 2、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爱护安全设施设备; 3、关心周围安全生产情况,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劝阻、纠正他人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 4、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评比、竞赛。 (七)业务保安职责 1、制定所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 2、经常了解生产现场安全情况,分析研究事故原因,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3、主持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4、搞好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技术管理。 二、安全工作制度 1、安全办公制度 2、安全调度制度 3、安全检查汇报制度 4、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5、班前教育制度 6、安全职级制度等 三、事故预防制度 防止事故发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必须建立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的制度体系。 包括: “三同时”制度、工程审计审批制度、工程施工检查运输制度、工程质量达标评级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事故防范制度等。 四、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为了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完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包括: 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度等。 第二章、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是对市场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不安全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系统分析,以正确进行安全规划和安全决策,实施最优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系统安全分析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第一节、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事故逻辑分析。是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一层一层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并分析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用逻辑树图把这些原因及其逻辑关系表示出来分析事故和预防事故的方法 第二节、因果图分析法 因果图分析法是在分析时,一层一层地深挖事故原因,然后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箭头表示其因果关系,在图上呈现出各种原因的分支线条,犹如鱼刺,故又称为鱼刺图。 第三节、事件树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是从某一初因事件始,按照过程顺序依次分析各个环节的成功和失败而预测可能出现结果的分析方法。 事件树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即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人们所要努力的是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化。 第四节、危险性预先分析法 危险性预先分析,也称初步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工程活动之前,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种类、出现条件和导致事故后果所做的宏观、概略分析。 危险性预先分析遵循事故致因理论,揭示事故发生、发展规律。 第三章、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评价又称系统危险性评价,或称风险评价。它是在系统安全分析揭示危险存在和发生可能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系统的危险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技术路线和防范措施,拟定整改措施是否具备预期的技术经济效果,以指导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系统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 第一节、系统安全评价目的 一、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将实现系统安全的措施纳入设计方案; 二、评价系统中的各种危险; 三、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时,通过系统安全评价,使危险性降低到最小; 四、及时掌握生产系统的安全状况。 第二节、系统安全评价的意义 一、有助于各级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二、有助于保险部门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 三、有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四、实施安全评价可为安全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第三节、系统安全评价的类型 1、按指标量化程度划分: ⑴定性安全评价——不需精确的数据和计算,使用方便,节省时间。目前以安全检查表方式为主。 ⑵半定量安全评价——以危险性指标值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 ⑶定量安全评价——通过确定安全与危险的数量关系进行评价。 ⑷模糊定量安全评价——在系统功能、危险特性和危险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糊聚类,给予参与系统计算的参数以某个量级的权值,而对系统中多个相互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2、按评价目的和对象划分: ⑴予评价——指对处于规划和设计阶段的系统进行的评价; ⑵现状评价——指对系统中现实存在的各种危险进行的分析评价; ⑶系统安全评价——对矿井整体安全进行的评价; ⑷局部安全评价——指对系统中个别环节、特定环境、特殊设备的安全性进行的评价。 3、按评价性质划分: ⑴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 ⑵系统安全管理状况评价 ⑶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 第四章、安全计划与安全决策 安全生产既受到生产技术条件、各种资源情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又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企业安全计划与安全决策是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和基础工作。 第一节、安全计划 一、安全计划的种类(按计划的期限划分) 1、长期计划(5~10年,长期规划) ⑴ 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⑵建立灾害事故控制的基本对策和策略; ⑶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规划。 2、中期计划(2~5年,发展计划) ⑴由长期计划衍生而来的具体化的安全生产目标、对策及策略; ⑵详细的计划内容。 3、年度计划(执行计划) 内容包括: 对中期计划内容的分解。年度计划不仅含有具体的数字,最主要的是应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实施进度、实施负责人和经费、安全工作绩效的评定方法等实质内容。 二、安全计划的内容 1、安全技术措施方面 包括控制自然灾害,预防伤亡事故的一切措施。 2、职业卫生技术措施方面 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危害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3、有关保证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所必需的建筑物和设施。 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和措施 5、事故应急方案 6、安全技措资金使用计划 第二节、安全决策 决策即决定对策。也就是根据既定的目标和要求,从多种可能的推论、判断和方案中,选择最佳的、可行的、满意的方案。 一、安全决策的分类 1、安全宏观决策 主要是在安全方针、政策、法规、规划、体制、监察、教育等方面的决策。 2、微观安全决策 企业和部门针对具体危险源所作的预防控制对策的决策。 包括: ⑴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决策 针对具体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所进行的安全评价、论证、审核方面的决策; ⑵企业安全管理决策 为健全、改善和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方面的决策; ⑶预防事故决策 针对系统内某一种或几种潜在的危险,为防止其转化为事故所采取的各种对策的决策; ⑷事故处理决策 事故发生后抢险救灾、调查、分析、处理及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重演而采取的对策的决策。 二、安全决策的特性 1、从属性 2、系统性 3、技术性 4、社会性 5、经济性 6、信息化 三、安全决策的基本程序 1、发现问题 2、确定安全目标 3、确定安全价值准则 4、制定安全措施方案 5、分析与安全评价 6、方案优选抉择 7、实验证实 8、普遍实施 四、安全决策的技术方法(“硬技术”,“软技术”) 1、 经 验 法 2、比 较 法 3、专家决策法 4、系统分析法 第五章、安全管理方法 是安全管理过程中关于思考、认识、解决安全问题的途径、程序和技巧的统称。 第一节、安全目标管理 是将企业一定时期的安全工作任务转化为明确的安全工作目标,并将此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使其严格地、自觉地按照目标进行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 一、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 1、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2、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都围绕着目标开展 3、注重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4、安全目标管理是系统的、动态的管理 二、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2、有利于实现全员安全管理 3、能促进职工素质的改善 4、促进企业安全基础工作的改善 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通常包括: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安全检查工作、信息工作、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等 5、促进安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安全目标的内容 1、企业安全目标方针。 反映企业安全工作的奋斗方向和行动纲领。要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主、客观条件,经过科学分析,充分论证后加以确定。 2、企业总体安全目标。 具体规定为实现企业目标方针在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平。总体目标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每一个目标项目都应规定达到的标准,而且力争数字化。 3、对策措施 制定时要抓住影响全局的关键 项目,针对薄弱环节,有效地解决问题。对策措施应规定时间,落实责任,并尽可能有定量的指标要求。 四、安全目标的制定程序 1、决策层设想职工讨论 由决策层提出若干目标方案的设想,供各单位、各部门进行讨论,让企业全体职工都发表意见。 2、部门集中提供决策 有关部门集中大家的智慧,进行具体目标的拟定,并说明提出各目标方案的理由和存在问题,以及对问题提出的对策,提供给决策层。 3、评价选择决策方案 决策层对各目标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 4、讨论修改 将选定的方案下发给职工,发动职工提出修改意见,交有关部门进行修改。 5、审定批准 经过修订后的方案,经决策层审定、批准,由最高管理者签署发布,作为企业确定的安全总体目标。 6、制定对策 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对策措施。 五、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 1、管理体系 1)组织体系 2)制度体系 2、目标管理的控制 六、目标成果的考核和评价 安全目标的成果评价是安全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检查目标管理的执行情况,以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作为制定下期目标的一个依据。同时把成果评价与经济考核结合起来,作为奖惩及职工调动、晋升的依据,以进一步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综合评价公式 综合评价=目标完成程度×目标困难程度×努力程度+修正部分 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的困难程度、完成目标管理的努力程度,可以用百分制计分方法,将综合评价分成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定的分数段 第二节、安全检查技术方法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手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安全检查作为一项实用管理技术,必须向系统化、标准化发展,以最大限度发挥安全检查的效用。 一、安全检查 的要求和目的 1、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整体利益的需要。 为了整体利益,必须对个体的或极少数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2、安全检查是对人的安全行为经常性、推动性的有效调整措施。 人的行为受诸多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难以保持持久一致,必须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提醒和调整。 3、安全检查是客观的帮助性的调整行为 4、安全检查是人类社会存在和保持活力的需要。 从社会学角度看,安全检查也是社会性自洁功能之一,是完善社会结构的重要环节。 5、安全检查是社会构成的需要。 二、安全检查的方法 1、 连续跟踪检查 2、特种检查 3、实际操作检查 4、突击检查 三、安全检查的方式 1、深入现场实地观察; 2、召开汇报会; 3、座谈会; 4、调查会; 5、个别访问了解; 6、查阅有关文件和档案及分析研究等。 四、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1、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 主管领导组织并亲自参加。 2、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思想和物资的准备。要使检查人员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第三节、隐患排查管理法 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排查管理是综合应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对生产作业中的各种隐患进行识别、分析、评价、排查和分级监控,以消灭或控制事故隐患。 一、隐患的分类 1、按隐患危害程度分类 1)一般隐患 2)重大隐患 3)特别重大隐患 2、按危险类型分类 1)火灾隐患 2)水灾隐患 3)爆炸隐患 4)电气隐患 5)中毒隐患 6)危房隐患 3、按表现形式分类 1)人的隐患 2)物的隐患 3)环境隐患 4)管理隐患 二、隐患控制管理 1、建立隐患排查规章制度 2、明确隐患排查管理责任 3、加强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培训教育 4、严格事故隐患的定期排查 5、严格隐患的及时整改和验收 6、抓好信息反馈 7、做好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8、搞好隐患排查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第六章、人员安全管理 人是生产活动和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安全生产好坏的首要和核心因素。 第一节、人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 大量事故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在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因素中,人的失误占主要地位。 近20年来,一系列巨大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人是事故源。 在煤矿事故中,“三违”为主要事故源。这又说明,人的因素在事故中占主要地位。 第二节、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是指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根据人在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可将不安全行为划分为: 一、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 非随意性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者对自己的行为的不安全性质或危害并没有清醒地意识,是个人未能随意控制自己的行为性质的情况下作出的行为。 1、缺乏知识和经验 2、注意力分散 3、情绪波动 4、感知、记忆与判断失误 5、疲劳、紧急状态及其它特殊状态下的失误 二、故意性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分析 故意性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者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安全规程或其他安全规定,但由于某种动机或习惯行为模式的作用,而有意识地做出的可能带来危险的操作或指挥行为。 1、重生产、轻安全 2、冒险行为及其心理原因 1)侥幸心理下的冒险行为 2)图省劲心理下的冒险行为 3)急躁、时间紧迫感下的冒险行为 4)特殊性格与冒险行为 5)逞能心理与冒险行为 3、其它心理因素 第三节、人员安全管理的途径 第七章、安全文化管理 第一节、安全文化的起源于发展 一、安全文化的起源 安全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而物质形态的安全文化与之俱生。 安全文化的概念: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 一是1979年美国三甲岛核电站事故; 二是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 1、 17世纪以前古代安全文化,观念特征:宿命论,行为特征:被动承受型。 2、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安全文化,观念特征:经验论;行为特征:事后型、亡羊补牢。 3、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现代安全文化,观念特征:系统论,行为特征:综合性,人、机器、环境对策。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的安全文化,观念特征:本质论;行为特征:超前预防性。 我国开展安全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1993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卫生研讨会上决定自1994年1月起,在《警钟长鸣报》上向公众、社会宣传安全文化。 1994年8月,在太原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及伤亡事故对策研讨会”后于次年2月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安全文化著作《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讨》。 1995年全国第五个“安全生产周”把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全民意识作为主要活动内容。 第二节、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构成 (一)安全文化的定义 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 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 行为和物态的总和。 1、广义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 2、狭义的安全文化 指人们对安全的认识、理解、态度以及对待风险的处理模式和希望准则,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 3、安全文化的特点: 1)安全文化是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即包含主观内涵,也包括客观存在; 2)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安全素质,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需要综合的系统工程; 3)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层次性; 4)安全文化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属于文化的范畴; 5)安全文化的最重要领域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发展和建设安全文化就要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构成 1、安全物质文化——器物层 安全物质文化是为保证人们的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而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条件、环境和设施的总和,或者说能够满足人们安全需要的各种物质要素或物质财富的总称。 如:古代寻食护身的石器、铜器,当今的防弹衣、防弹车、消防器材等,它们是安全文化的物质载体,居于安全文化的表层或最外层。 2、安全行为文化——行为层 安全行为文化是在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的指导下,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安全物质文化,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表现,居于安全文化的中间层。 3、安全制度文化——制度层 安全文化中水与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减灾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法国、芬兰、标准、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以及成果统列为安全制度文化。 4、安全精神文化——精神层 安全精神文化居于安全文化的内层或最里层,是指为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用于指导和支配人们安全行为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观念的总称。包括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态度、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行为习惯等各种意识形态。 二、安全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一)安全文化的分类 1、根据其内容分: 1)基础安全文化: 基础安全文化是在日常的生活和 生产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安全文化, 是对全体公民都适用的较低层次的安 全文化。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 全、交通安全。 2)专业安全文化 专业安全文化是在不同专业活动中实现安全操作、保证正常运行所应具备的安全文化。 如建筑工人的安全文化、运输工人的安全文化、医生的安全文化等。 2、根据涉及的范围大小分: 1)家庭安全文化; 2)企业安全文化; 3)全民安全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特征 1、群体性特征 2、继承性特征 3、时代性特征 4、人本性特征 5、系统性特征 第三节、安全文化的学科体系 一、综述 (一)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自身的实践活动。科学是知识,是学问,是对真理的认识。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或措施的总称;是人类根据科学而作用于自然界的工艺技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是人类运用自然规律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方法;是实践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要素。 科学是理论,是基础;技术是实践,是应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按人类的意志创造新的物质的能力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安全科学的概念 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与保障条件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研究消除和控制灾害因素及其转化条件的理论和技术。 包括:系统安全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测诊断技术、系统危险分析理论、安全评价理论、危险系统控制理论、安全投资理论。 (三) 安全文化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是最精致、最高级、最成熟的结晶。科学技术都打上了自己特定的文化烙印,不同的文化模式就有相应的或超前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就是一个文化过程。 (四)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说明了人类社会对安全问题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进入了理性化和系统化的阶段。 安全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一部分。是以为中心,以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为目的,以安全为出发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科学技术。 二、安全文化的学科组成框架 1、安全社会文化 2、安全基础文化 3、安全减灾文化 4、安全工程文化 5、安全教育文化 第四节、安全文化的范畴、功能和作用 一、安全文化的范畴 1、安全文化的形态范畴 2、安全文化的领域范畴 3、安全文化的对象范畴 4、安全文化的时间范畴 5、安全文化的空间范畴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2、导向功能 3、激励功能 4、约束功能 5、协调功能 三、安全文化的作用 1、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运行状态; 2、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五节、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1、安全文化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与安全经营具有战略性意义; 2、安全生产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而人的本质安全品质是关键因素。 目前,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正是安全文化出现危机的体现。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与要求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 1、安全文化是“硬、软”两种文化的结合; 2、安全文化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的结合; 3、安全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融于社会大安全文化环境中;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体现全员性、全过程性和全面性; 3、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建立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 2、建立符合安全伦理道德和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 3、建立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文化; 4、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精神文化。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 1、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 2、管理层级决策层的安全文化建设; 3、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 4、企业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第八章、安全信息管理 一、安全信息管理的概念 信息是对一切事物的概念及其运动状态的表述。表述形式有数字、文字、信号、图像等。 客观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 物质、能量、信息。 二、安全信息的管理方式 1、手工管理 2、计算机管理 三、安全信息管理的范围 1、从内容上分: 1) 生产性安全信息 2)非生产性安全信息 2、从信息源分: 1)一次信息 2)二次信息 3、从安全管理要素分 人、机、环境、管理 四、安全信息管理的作用 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把 繁杂零乱的数据转换为有价值的消息,并 综合利用信息,为制定防范事故的措施和 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复 习 题 1、什么是安全? 2、什么是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安全管理的对象有哪些? 5、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原则? 6、什么是故意性不安全行为?
网友评论
more
矿山安全最新内容
10-11
选矿厂安全标准化评分…
07-20
冲击矿压主控因素及其…
06-19
新工人提升运输与用电…
02-06
尾矿库安全监测
02-02
煤矿供电保护培训
12-11
煤改气用户安全培训
12-11
皖北煤电祁东煤矿安全…
12-11
郑煤集团大平煤矿1020…
矿山安全热点内容
229
采煤系统的安全检查
160
矿山地质与安全生产
129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
106
金属非金属矿山职工…
91
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
86
金属非金属矿山——…
82
地下矿山常见安全隐…
78
非煤矿山安全培训
相关内容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辅…
杜邦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经验
灭火方法的选择及灭火器使用
安全管理就是反复抓、抓反…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创想安科
网站简介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业务合作
提交需求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