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导航:安全管理网>> 管理体系>> HSE>> 体系建立>>正文

HSE管理在基层单位日常管理中的深化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5日

 【摘要】HSE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风险和危害评估”,而企业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影响即各种设备事故、生产事故、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绝大多数产生于操作层,本文从基层单位日常管理的角度出发,从细节管理,提高基层执行力,以及建设HSE文化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基层单位进行贯彻与深化HSE管理。

  【关键词】HSE管理 基层单位 深化

  HSE管理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为有效地减少生产中高风险所带来的灾难,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后实施了HSE管理体系,使我国石化产业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近几年,通过参与一些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从建立到认证的全过程,发现企业在体系运行推展和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体系运行与实际操作不相符,写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体系内审与隐患整改脱节,未体现体系运行持续改进的精髓,注重短期效应的“两张皮”现象。本文针对基层单位的特点,探讨在基层单位日常管理中如何贯彻HSE管理。

  从各部门管理者的角度来对比中外企业对于HSE的理解分析,发现国外石化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充分认识到HSE是一个线性管理责任,各级管理者都把HSE作为首要业务工作之一,并通过日常工作来履行具体的HSE责任。在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条块管理意识强,HSE职能履行与业务结合处理协调性较差,很多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往往认为HSE是附加的职责。由此不难发现:各管理部门对HSE的理解上的差距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HSE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风险和危害评估”,而企业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影响即各种设备事故、生产事故、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绝大多数产生于操作层,因此风险管理控制的重点也应放在操作层。由此很多学者提出将HSE管理的重心下移的观点,只有真正把基层的HSE工作做好了,切实提高基层员工参与体系管理的积极性,认识到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人人参与,HSE管理体系才能更有生命力并真正创造HSE的经济效益。也是走出“两张皮”现象的最有效办法。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在基层单位如何深化并加强HSE管理进行探讨。

  一、油库基层管理的特点与现状

  油库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工作内容往往是由基础性工作、临时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协助性工作等多种方式构成的复合体,工作内容繁杂,在日常工作检查或领导下基层调研工作中,会发现有些员工存在忽视安全规定,不遵守规章制度和自以为是的行为,个别单位的岗位员工对公司、作业区规定的制度还存在不理解的现象,往往错误地认为那样作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用,甚至那样做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或劳动强度,有的员工甚至还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另外还存在着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这样一来,在执行“规定动作”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掺进一些“自选动作”,例如个别岗位员工的现场操作有不求精的现象,例如按本单位相关规定员工进入作业区(从大门口开始)以后,劳保护具必须规范佩戴,手机一律不准入库,但在日常作业中个别员工仍然存在侥幸心理,未按规定佩带安全帽,认为从更衣室到作业值班室不佩戴安全帽也不会有什么安全风险,手机带入值班室只要不接听,不会产生任何火灾爆炸威胁,以上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滋生着安全隐患。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办法

  1.用细节管理的方法规范制度、规章的理解和执行。HSE管理强调从细节入手,强调防微杜渐。油库日常工作涵盖了设备、物资、人员、组织运作等方方面面,可谓细致入微。Moduspec公司仅防高空落物系统就细化为十大区域,检查表格达29页,检查项目之多之细由此略见一斑。对于我们基层油库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细节在哪里?细节谁来管?细节怎么管?细节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细节管理与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必须由所有员工参与管理与控制,在油库实行以班组长(第一线管理者)为中心、以设备点检为重点、以新版操作规程为准绳、以标准化、卡片化作业为目标、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模式,既是细节管理与控制的可靠方式,又是解决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有的企业只是编写了一套HSE管理体系手册和一套管理程序文件,只是将原有的管理制度和部分作业文件稍加整理作为相关文件引用一下或草草地引用一些原有的作业层文件,就匆匆申请认证审核。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与细节管理相悖的。体系文件着意于作业层,文件编写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是避免“两张皮”的有效手段之一。

  2.提高执行力,保证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组织。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整个HSE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最低破坏。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各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成果之上的,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成果为基础, 建立健全预防各种危害或风险的机制、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目的。要做好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组建一个精干的风险评估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细致、烦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工作组组长最好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财力资源保障。评估小组成员应该由工作热情高、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员组成,最好是专职,以便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成品油库的发油场所是可能发生多种危害的场所,按危险源能量计算,它不属第一危险源,但按事故发生几率计算,油库发油场所绝对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

  (2)形成全员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的新模式。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国外石化企业非常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员工的意识,即从被告知到理解到相信的过程,所以国外石化企业员工主动执行HSE 的意识较强,他们每个员工都要关注身边的HSE潜在事故,并报告,同时规定了这种任务,要求员工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潜在事故报告,有些石化公司要求基层单位每周要有一个全员的HSE例会,员工的参与意识较强。他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为各层次的员工从普通雇员到管理者提供大量的HSE培训机会。很多国外石化企业通过HSE奖励来加强员工的参与和承诺。

  而作为与设备直接接触的基层员工无疑是最为关键同时对于事故分析也是最有发言权的,HSE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在所有的职工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制度化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之明确自己周围存在的危害和风险,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例如在对油库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时,可以像以前推广的班组岗位练兵活动一样鼓励基层员工自己组成小组,承担本岗位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HSE管理部门进行协助,以及技术支持,使各基层小组自主选择多种、合适的评价方法,最大限度找出危险源。

  这样将HSE管理部门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由原来的“渔夫”转变成为打鱼顾问,这种角色的转变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基层员工成为HSE基层管理的主体,而HSE管理部门则成为主导力量,促进HSE管理与日常管理的融合,给HSE管理体系注入生命力,最终解决“两张皮”现象。

  三、营造HSE文化

  HSE管理理念,体现了石油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高效管理的自身追求。营造HSE文化,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指引正确行动地规范。开展危害识别的目的是控制风险,风险又和日常工作中的人和事相伴,因此所形成的管理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必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一项一项抓落实,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否则会变成空中楼阁,体系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而已。为避免HSE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环保、健康工作脱节,在将HSE体系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同时,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入手,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通过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文化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把HSE管理文件落实到程序上,把对HSE的认识和理解牢记在头脑中,使HSE真正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企业文化的全新HSE管理理念。这也是国外先进石化企业的宝贵经验。

  四、结论

  对于油库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按照细节管理的理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也必不可少。同时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对风险评估和危险性分析,对典型事故举一反三地学习的积极性并行成PDCA循环。针对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而应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确保安全。持之以恒,以落实责任和严格考核为主线,坚持持续改进,将HSE 管理融入基层的基础管理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石油销售企业特色的HSE文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