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进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一样,都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既没有固定的作业场所,也没有定型的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审核结果采取措施,消除、减少和预防各种不符合项,发现、寻找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中的不足,发现新的要求和本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重要改变,以便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夹进一步完善。当然,应该认识到,一方面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其相对稳定的执行期。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是施工企业最高管理者亲自或委托管理者代表对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地适应职业安全健康方针要求,以及体系环境变化后确定的新目标是否合适所作的综合评价,它是在体系内部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内部审核可以定为一季度或半年一次,而管理评审并不是每次体系内部审核后都要进行,可以视客观需要对体系的全部要素或部分要素进行。
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类型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过多年对伤亡事故统计和总结,发生伤亡的事故基本上分为五大种类,即:高处坠落、坍塌、触电、中毒和设备事故。 按照不安全状态分类可分为四类,即: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施工现场环境不良。 按照不安全行为可分为十三类,即: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登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设备运转时修理、焊接、清扫等;注意力分散;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场所忽视使用;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危害辨识有两项关键性工作,一是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二是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企业的特征。
事故后果可分为对人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财产损失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再细分成各种具体的伤害和破坏类型。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与评审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前,应确定事故的风险等级,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控制对策。应重点对脚手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施工用特种设备的安装、拆卸、及各种防护用品、设施进行重点的控制措施制定与评审。
施工企业的事故除上述的五大类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如物体打击,火灾、雨雪天气人员的摔滑跌碰等。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场地环境及当地的气温环境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应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时间或周期或由管理部门预定的时间进行评审,评审期限取决于危害的性质、风险的大小、正常运行的变化情况。
应急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方式,针对潜在的重大事故、紧急情况所制定的应急计划在企业范围内进行传达和学习,应急设备的配备应满足法规的要求,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哪些人员涉及到这些设备的使用,对这些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应由主管部门在可行时组织应急演练,并对应急计划、程序及配备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通过演练暴露的问题按程序进行纠正和预防。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中是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由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质量管理及环境管理的目的不同,质量管理体系是针对顾客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则服务于众多的相关方,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更侧重于企业内部员工和各相关方。所以,施工企业从过去的被动地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转变为主动地遵守法律、法规,并不断地、主动地去发现和评估自身存在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制定目标并不断地改进,这将完全区别于过去和被动的管理模式,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使建筑施工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真正有效地走上预防为主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