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与性
参与性涉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的培养。反映了公司对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及使员工参与并承担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安全管理: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权责建立及效果如何?是否重视并鼓励员工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员工在工作中是否依靠团队力量?管理效果如何?
行为安全:企业是否不断投入资源培训员工,使他们具有安全行动力,跟上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员工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愿望?
安全事务参与:员工是否真正获得授权并承担安全责任?是否建立了安全事务参与的机制?他们是否具有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2.一致性
一致性:用以衡量企业是否建立并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安全文化。
安全信息传播: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是否为全体员工所共享,从而使企业员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安全信息传播系统是否有效运行?
安全协作:企业中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是否能够密切合作?部门或团队的界限会不会变成合作的障碍?领导者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让大家达成高度的一致,并在关键的问题上调和不同的意见?
安全激励:企业是否建立统一的安全激励政策并有效实施?员工的安全行为是否都一致地得到企业的激励?
3.适应性
适应性主要是指企业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安全信号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基础特征:企业自身状况是否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创新变革以适就外部变化要求?企业是否学会仔细观察外部环境,预计相关流程及变化步骤,并及时实施变革?
安全培训与学习:企业能否将外界安全信号视为鼓励创新和吸收新知识的良机?企业是否向员工提供充分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企业的安全培训是否发挥真正的作用?
安全环境:企业是否建立了规范安全指引系统?企业安全防护系统是否随着企业生产发展而不断发展?
4.使命
使命主要是强调企业是否把经济利益和安全绩效有机统一起来,是否从安全发展角度着眼于制订系统的安全战略行动计划。
这个模型位于左边的两个安全文化特征(即参与性和适应性)注重的是变化与灵活性,而右边的两个安全文化特征(即使命和一致性)则体现了企业保持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的能力。中间的水平线将图形一分为二,上半部分(即适应性和使命)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而下半部分(即参与性和一致性)强调的则是企业内部系统、组织结构以及流程的整合问题。
该模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关注并平衡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一直试图解决的两对矛盾,首先是一致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强调一致性,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得到了较好执行,但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生产工艺等条件下安全管理工作会出现机械式的执行,监控力度过大、灵活性不足而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强调适用性,企业会关注外部环境,灵活性过大,而使得一致性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自上而下的使命与自下而上的参与性之间的矛盾:过分强调企业使命的企业往往会忽视对员工参与并争取获得员工的共识与理解,而员工参与程度较高又可能会影响企业确定安全工作方向和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该模型运用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对目前企业安全文化优势和不足做出基本评价;
与其他安全绩效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企业所期望的安全绩效确定安全文化发展的目标;
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和任务;
分析与安全绩效有直接联系的安全文化要素,找出哪些导致了安全绩效的增长,哪些因素阻碍了安全绩效的提高;
提高领导者个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引导他们积极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提供安全文化分析报告,形成共同认可的安全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