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其次是要以人为本,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干部职工抗御安全风险的能力为己任,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矿区的目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安全生产环境需要由全体干部职工来共同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程度,与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构建和谐平安矿区的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2009年以来,火铺矿把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当作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安全、优质、高效” 矿井生产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保证,多措并举全面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该矿针对占职工总数2/3生产单位从业人员大都是是农民轮换工,或从农民轮换工转为合同制的工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采掘机械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安全工作方针的执行,为此,火铺矿将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职工群众得实惠”目标的基础保证,纳入全矿管理工作的重要议程,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考核办法、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将培训工作从每季检查一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分离出来,实行每月单独检查考核,把区队两级管理的工资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挂钩。并从年初开始,在完成全年安全培训计划的同时,开设了由总工程师负责的每周一期的主体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由机电副矿长负责的每月一期井下电钳工实训班,以及由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负责的每月一期的“三违”人员和工伤职工思想转化教育培训班以及职工文化补习班。还组织“三违”人员井口作安全宣讲、到医院陪护工伤接受安全警示振动教育。同时规定区科各单位,在搞好职工班前安全教育的情况下,每月开展3天以上包括文化补习在内提高职工素质脱产教育培训班。并将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手册发到在岗职工、“三违”和工伤人员及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自学,营造了班班有学习、天天有培训、月月有考试,职工广泛参与的浓厚学习氛围。提高了干部职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使之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思想观念,为安全生产工作构建良好的群众基础。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还需要广大职工家属的共同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涉及各级各部门,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一个盘江成员,需要全公司和盘县地区共同参与。火铺矿成立有以矿长书记为组长相关领导参加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一通三防”领导小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安全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急救机制,加强了现场的监督管理和瓦斯的检测监控以及抽排放工作,加大了治水、顶板管理和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实行一区一面,提高机械化采掘水平,减少用工,提高效率。在一二水平架设了四条架近4000米空人车,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区队班认真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管理法,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认知度及执行力。在采掘班队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全年2000余名一线职工,除部分工伤和“三违”职工外,95%的每月都获得了2~2.5倍的安全奖,成为安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整体效应得到发挥,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矿区提供坚强的安全文化保证。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中,有形的安全文化载体也重要,火铺矿自编20万字的《火铺矿安全文化手册》是火铺矿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知识,规范行为的工具书,尤其书中由职工自己提出的安全警句,潜移墨化地影响着职工的行为。“安全连着你我他,安全幸福千万家;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不顾安全只图快,人身设备遭危害”等几百条安全理念、警句格言和亲情寄语从地面延伸到井下。每月的安全通报、安全宣讲、安全宣传专栏等安全文化载体,时时影响和提醒职工安全,成为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安全文化氛围的目的在于调动每一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处处洋溢着的浓厚安全质量文化氛围,将企业的安全理念和管理内容溶入到职工的潜意识里,将被动的安全工作转化为主动的安全作为。该矿还利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三违”人员现身说法、事故案例宣讲、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大张旗鼓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法规,使干部职工树立起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思想认识,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从而进一步发挥起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和构建和谐矿区中的重要作用,全年“三违”人员同比下降50%多。
总之,无论是制度、理念、载体都透露着安全文化的气息,用文化引导、影响职工安全行为的养成,不能只挂在嘴边,而且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