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矿业公司金山店铁矿成立于1958年9月24日,经过五十年来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一座集铁矿石、化工(硫酸)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国有特大型井下矿山。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我矿始终坚持以严格的安全管理来规范职工的行为,用极大的精力演绎安全理念培育安全共同价值观,通过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责任上移”,建立起了“谁主管、谁负责”、“一级管一级”、“责任反向追溯”三条线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不断深化标准化安全管理,保障了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推进了矿山的和谐发展。矿先后被黄石市评为安全生产红旗单位、武钢集团公司红旗单位,2006年成为首批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验收的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
一、重心下移,突出基础管理,强力推进班组安全管理达标升级,不断深化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组织形式,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的第一线。加强安全生产的“双基”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本途径,是推进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的有效手段。
为进一步深化班组标准化安全管理,我矿在实行矿领导包挂单位、科干及相关管理人员包挂班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还以班组达标升级为载体全面加强和规范班组安全管理,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基础建设的新机制。其特征就是:对班组基础工作及现场管理的标准量化,对所有班组排出座次,先达标再升级;结合职工周一班组安全活动、班前会、联保互保、小型检修工票、现场文明生产、隐患、双违等方面情况,全面推行班组职工安全工作周小结、月评价、季考核制度,每月由班组对职工进行安全打分排队,并切实与职工绩效业绩挂钩考核。从2005年、2006年开展班组安全达标验收工作,2007年开展班组安全达标升级,再到2008年的深化班组安全工作标准化,几年来,全矿班组安全管理不断夯实,基础工作不断规范。
其具体做法是,采用摸底验收与巩固检查的方法,每年分两个阶段对班组进行检查、验收,按班组职工个人掌握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岗位隐患、“三违”及事故管理四个方面的得分情况评定职工个人为达标或未达标,班组评定为A、B、C、D四级,凡经矿级验收达标且无各种否决因素的班组,矿年末给予班组及其“一长两员”奖励,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或不达标的班组,矿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深入分析原因并予以帮扶。同时,对年度内验收检查不达标的班组,所在班组成员年终各项一次性奖金扣除25%,“一长两员”年终各项一次性奖金扣除50%,班组成员年终安全奖否决,当年各类评先表彰否决。对评定为C、D级的班组,还连带考核挂钩科干。通过班组安全管理达标升级,有力地调动了班组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调动了班组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初步形成了班组职工互查双违、查改隐患的长效机制。
二、关口前移,突出动态管理,强力实施现场安全督查,推进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
每个人都一个危险源,安全生产来自于人的安全思想认识是否端正,作业行为是否规范。为使各级管理人员把抓查违章转变为履行职能的从业习惯,从2003年8月起,矿要求每名科级管理人员每月必须抓查四起违章,每星期一在电话会上汇报科干查违章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统计通报,未完成指标者相应扣除当月和季度安全奖。随后,抓查“双违”指标化延伸至一般管理人员。
2005年,我们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面向全矿生产操作岗位选拔招聘了一批具有基层安全管理经验的职工12人,组成矿安全生产督查组,赋于督查组下至工人上至矿领导违章的检查与考核权。几年来,督查组人员分班24小时巡查在生产现场,查处现场职工作业的“三违”行为和各类隐患,并每月将督查报告制作成多媒体,在矿月末会上进行讲评通报。在此基础上,凡是发生过违章的职工,当年均无评先评优资格。仅2008年,矿级查处“三违”38人次,其中A级违章4人次,排查隐患454项,100%落实“三违”考核和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共落实各类安全考核83.78万元。专职安全督查带来的是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的提高,极大地规范了人的现场作业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构筑起了从各级管理人员到生产骨干的安全监督理念。
三、责任上移,突出源头治理,强力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反向追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能否“在其位,谋其政”,能否切实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使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维护好职工的生命权、劳动权,2005年,矿制订了《金山店铁矿安全生产责任追溯管理办法(试行)》。从检查发现基层问题入手,对各类事故、较大安全隐患、典型双违和严重双违个例及现场文明生产等对安全生产造成较大危害的行为进行责任追溯,追溯对象从个人、岗位、班组起,自下而上逐级追溯班组一长两员、工段、车间、主管科室直至主管矿领导的管理责任。根据最终审定结果,在季度安全兑现和各类评先表彰两个方面一票否决。对个人除按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外,还视情节、性质、结果的危害程度,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有关规定,作出行政处罚,让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干部职工既丢“票子”,更丢“面子”。实施这一制度以来,矿每年追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十几人,普通职工个人考核经济损失一般超千元,管理人员最高经济损失近万元,“考核一大串,损失一大片”的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推进了安全管理重心下移责任上移,实现了安全生产向源头治理防范转变和职工安全生产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构建起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
四、环境育人,突出现场管理,全面实施现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现场环境管理标准化。
现场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文化底蕴和凝聚力、竞争力的高低。为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管理水平上台阶, 2006年,我矿下发了《关于实施现场综合整治,规范现场管理的决定》,全面启动现场环境综合整治。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为搞好现场环境综合治理,矿成立了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委托武汉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从2006年10月起,矿区综合治理进入实施阶段。我们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启动时,同步推行企业现场“6S”管理,通过开展转变现场管理观念大讨论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现场观念;通过组织全矿管理人员集中学习培训,指导职工开展现场6S管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宣传,帮助职工改正不文明行为;通过不定期的专项检查,组织职工开展好专项整顿;通过建章立制,使现场管理工作在持续改善中不断得到规范。
在此基础上,我矿将井下作业现场作为现场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先后开展了“井下采场风管、水管、照明整齐化,值班峒室、变电峒室、机调峒室规范化,作业区、办公区、卫生区标准化”的“三整齐三规范三标准”活动,实现了现场由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并以此作为全矿现场管理的示范区,将其经验在全矿进行推广,实现了现场管理由硬件向软件提升转变,由突击开展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健全了从矿到各直属单位、科室到工段、班组、岗位最终到个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现场管理网络,形成以职工个人相互监督,班组、工段之间相互督促、单位与单位、科室与科室之间相互比拼的管理、监督体系,使现场作业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整个生产厂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作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与职工现场素质自觉养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无形中消除了一些不安全因素,提高了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