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店街道构建国际化社区安全体系于2005年5月26日正式启动。2007年10月,街道办事处被世卫组织(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命名为第121名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同年被中国职业健康协会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
麦子店安全社区建设的风风雨雨历经六个年头,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改进,安全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地区的各类安全伤害事故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街道办事处多次受到表彰,曾被评为“首都平安创建示范街道”、“首都环境建设先进单位”、“首都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首都交通安全先进单位”、“朝阳区平安建设十佳先进单位”。
1分析形势、明确任务,食品安全环境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改革攻坚期,各种矛盾因不断激化而日益凸显,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和化解社会矛盾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麦子店街道紧紧结合当前朝阳区“三化四区”的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工作实际,将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建设的理念与现阶段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
安全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地区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麦子店街道工委始终将安全环境的构建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前,见诸于报端、媒体的众多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让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日常百姓生活中“躲不开、绕不过”的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食品安全建设不仅关乎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还关乎人民健康和幸福指数,构建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已成为地区安全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2积极思考、分析研究影响地区食品安全环境建设障碍和阻力
燕莎商圈、第三使馆区、朝阳公园、全国农业展览馆构成麦子店区域经济发展四大特点。一边是高楼林立的写字楼,一边是破旧落后的老旧小区,纵横交错的中、高端消费场所和地区居民的购买能力形成强烈反差,受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各类“小门店”应运而生,一些“不法商贩”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给地区食品安全建设构成极大威胁。在我们身边,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事例屡见不鲜,深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流动人口多、地区中老年人受文化氛围和消费习惯影响较为突出
麦子店街道划分为5个居民居住区,5个居民委员会。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有社会单位3406家、常住人口35103人、流动人口17212人、外籍常住人员3727人。外来流动人口普遍收入较低,居住条件较差,对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地区居民小区人口结构中,36岁-60岁14394人,占41%;60岁以上7140人,占20%,地区中老年人比例相对较高,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尤其是在地区中老年人身上体现较为明显。长期以来受文化氛围和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一些居民购物时盲目追求低价格或是图省事不到正规经营场所购物,“不法商贩”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蒙蔽消费者,给食品安全环境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2.2职能部门交叉和监管力度不够威胁食品安全环境建设
食品安全涉及工商、卫生、农委、商委、城管等众多职能部门,给日常监管和监督带来许多困难,当有威胁居民安全的食品问题发生时,敷衍塞责、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日常工作浮于表面、行政效能低下;对食品问题的处理进展、处理结果以及相关处理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不完整等等都会导致公信力的丧失。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和处理问题时,执法不严、缺乏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违法成本降低,缺乏诚信、高效的处理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环境发展。
2.3反馈渠道不畅、媒体透明度不够导致食品安全建设缺乏疏通渠道
根据入户调查结果,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涉及个人利益较小时,选择忍气吞声、自行处理的居民占到总人数的35.2%。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投诉举报电话打不通、没人接,投诉举报结果不回复、不通报,现有信息反馈渠道的形同虚设,都导致了食品安全缺乏信息反馈来源。媒体透明度不够,对昧心企业和缺乏责任心的行为不能有效进行监督,不能让信息第一时间广泛传播,不能积极引导居民消费,减少食品安全伤害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样,优质企业也未能得到宣传和鼓励,使得食品安全建设缺乏信息疏通渠道。
2.4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使食品安全有机可乘
食品经营场所和流通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监管和检测体系。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便捷的检测方法都能有效促进食品市场良性运转。加强源头管理,在流通领域和经营场所建立快速发现和处理问题机制,落实相关责任人制度,加强检测工作人员责任心。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教授居民食品辨别能力、鼓励大家参与安全建设、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和提高违法犯罪成本等多手段有效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