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构建心理安全防线,促进学校安全

作者:王中意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3月03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所面对的又一个重大课题,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点。长期以来,学校只注重中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部分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多层次、准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战略。
    1学习理论,积极实践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定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1.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能。课程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办一份心理健康小报《心语飞扬》;后一部分即实际训练操作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1.2开启“心语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由于学生对接受心理健康辅导的要求日益迫切,学校青少年健康教育中心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让心灵喘息的空间。心语室老师细致温和地开导为无数迷茫的孩子打开心结、排忧解惑,做他们的听众、当他们的朋友、默默地做着他们的引路人。
    1.3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对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以及碍于面子不便说的话,除去害羞的忧虑。通过信箱倾诉烦恼、交流看法、传递感情,这样可以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情况,更准确、有效地进行开导及教育。
    1.4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宣传教育。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新型的教育工作协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营造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全员参与、整体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是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和动力。学生日益显露的心理问题向学校、向老师递交了一份德育范畴难以完成的问卷。我们的学生,在看似平常的表情下,已然是心有千千结。教育的时代性和艺术性的需要,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关注学生成长的烦恼。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才能让学校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1健全心育网络,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德育处提出了“把你的真心放在我们的手心”的教育理念,倡导每位老师用真心换真心、以真诚换真诚;提出给学生以绿色人文关怀,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学习、生活。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保护学生绿色心理环境,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健全了心育网络,成立了心理教育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完善了交互的立体的心育网络,建立了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2.2优化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校园里各种建筑的造型与装饰、构造与色彩无不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校园特色。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牌子都会歌唱,让每一株花沐浴情感,让每一处景点孕育意蕴,真正做到“校园处处是文化,处处文化育人心”。 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受着亲切、温暖、自豪之感!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是架起了一座师生沟通的心灵之桥。它是营造安全温馨的心理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讲究心理教育艺术,倡导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接触、心理相容、心理疏导直至心灵碰撞等教育艺术,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教育实效。
    2.3主打班级阵地,健康与你携手同行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阵地。首先,把教室整理得洁净、温馨,既让人感到舒适又有助于伙伴之间的交往。教室里的每一个摆设、每一句谚语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反应。其次,班级的学风、精神文化的传递、人际关系的氛围等等因素对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我校把班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内涵,我校积极开展了“创建品牌班级”系列活动--外塑形象、内蕴班风;制定公约、创建品牌;提升品位、营造环境;挥洒热情、唱响青春……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与校风。其次,以班级为单位办一份心理小报--《心语飞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心声的平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