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应逐渐真正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很多,以下对几个主要途径作重点阐述。
3.1 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
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 首先,自古以来,教育与文化之间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安全领域里,安全教育显然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的任务,通过安全文化教育可以有计划、分阶段、按层次、有目的地传授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改变和形成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使人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就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安全活动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教育,传授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技能、提高安全素质。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文化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使社会的安全风气逐步形成。
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应由政府牵头,在全社会建立起安全教育的网络,使每个公民都能接受到安全文化的教育。在开展安全教育的活动中,教育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开设安全基础知识课程,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此外,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法和手段,如利用各种文化园地、安全文化竞赛、读书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通过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渠道。宣传安全文化基础知识、应急处理和救援方法技巧等,使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心态,建立起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
3.2 完善安全文化机制
完善安全文化机制首先要推行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建立详尽的安全文化制度、规范。建国以来,我国对安全生产方面一直较为重视,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虽然当前的安全生产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已对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对当前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所作的规范、制度还缺乏系统性,特别是对于大众的安全文化教育方面的规范还没有。大众安全文化建设还处于无序的、偶然的状态。因此必须尽快对生活安全文化方面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制度,并注重制度、法规在大众中的普及教育,做到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保证安全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其次,安全文化建设中应逐步建立起激励机制,如设立安全文化研究、推广、应用奖励制度,对在安全文化研究方面有重大成果的应给予奖励,对在安全文化推广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在安全文化学习方面成绩突出给予奖励等,以促进安全文化的全民普及。而对于不重视安全文化建设的地方政府、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如由此引发重大事故伤害和损失的,应严肃地追究其相应的现任。
再次,可以通过树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样板工程,组织参观和学习成功经验,经点带面,将安全文化建设推向深入。最后,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媒体等对外公布,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透明度。
3.3 强化安全文化道德建设
人的行为除了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外,还应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安全文化道德的建设。安全文化道德分为安全文化公共道德和安全文化职业道德两个方面。
公共安全文化道德建设是指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使公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逐步树立“我要自己安全,更要别人安全”的道德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什么行为是好的——有利于保护别人和自己的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什么行为是坏的——不利于他人和自己的安全;认识到什么善的——凡是为他人着想、危急中应伸出援助之手;什么是恶的——损人利己、故意伤害。
安全文化职业道德的建设是指在特定职业中树立人们安全诚信,规范职业安全行为。当前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不断发生,如有的职工在工作中违章违纪且屡纠屡犯,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在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有的安全职能部门发生失职问题相互推诿,推脱责任等等。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文化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显然这些不道德的职业行为,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应该在追究其责任的同时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安全文化道德的建设,建立一套安全文化公共道德和针对不同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体系,以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安全行为。这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3.4 有效组织和发展安全文化产业
通过发展安全文化产业,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持和专业化的配套服务。如由安全文化产业部门向社会或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安全宣传教育的图书、影像、幻灯、标语等宣教产品;由安全文化产业部门组织开展安全文化竞赛、安全文艺活动、安全教育活动;由安全文化产业部门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技能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今后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发展和支持安全文化产业,使其对我国的社会安全和生产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国的安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