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全制度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制度文化也就是规则文化,是在制度建立、制度执行、制度监督过程实施中所形成的规矩,是企业全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构成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平台。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也就是一切从规则入手,依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使大量的常规性工作实现有序管理,使不确定的工作做到量化和规范,最终实现“常规性工作程序化”的目的。
一是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我们要坚持“管理贵在到位”的思想,不留制度空档。要以《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和公司的《安全管理新机制》为基础,制定出各级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检查、奖惩等制度,并不断进行调整、创新、充实、完善,为规范员工的行为提供依据。同时对各线、各岗位层层分解目标,签定安全责任状,将各个层次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细化,从而使每位员工在作业过程中都清楚什么该做,该怎样做,如果不按规程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二是加强事故的防范预警机制。由于某些因素有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面对突发情况,如何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这要求我们在探索和掌握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安管工作的立足点始终放在防范事故上,制订出详细的各类应急预案,坚持打主动仗,把握主动权。在预案的制订中要注重实际可操作性,不能纸上谈兵,同时要结合岗位经常组织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员工们能快速反应,有条不紊克,及时投入救援。
三是不断改进实际工作流程。环境、旅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给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把先进的安全文化、多年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安全管理中,精心组织,另一方面也要审视工作流程,能否予以改进。通过流程的改进实现对每个人、每件事安全运行的控制。如站务分公司在无锡汽车站地块实施的提前20分钟进站上客,为安全有序创造了条件,将原由售票员自己解款改为收款员上门收款,并派专人陪同,确保了票款的安全等,流程的改进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同时也促进安全生产。
四、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要多管齐下
内化于心的理念最终都要表现为固化于形的行为,员工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管理效果。而人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行为文化建设应将制度约束的刚性管理和人性化引导的柔性教育相结合。
一是多种形式,提高综合素质。在培训中我们要把握好对象、内容、形式、效果四个环节,要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实效性,既不能死搬硬套、墨守成规,也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要注意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管理人员侧重于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不断增强他们一丝不苟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自觉性,普通员工侧重于岗位技能的应知应会培训,突出自我保安与互助保安,其中还必须考虑到部分年龄大、文化层次低职工的实际接受和理解能力,对安全不放心人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培训和帮教。
二是强化考核,重视班组管理。员工良好行为的养成仅靠教育引导还不够,外力推动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我们要切实加强平时的安全巡检查,既要注意“静态”设备的完好、动态过程的安全,还要及时纠正员工的不良作业行为,安管人员要加强现场的监控,及时将不安全因素扼止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加强班组管理,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通过推行“安全责任连带制”,使员工们在作业时相互关心、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实现隐患早发现、事故先预防。同时把职工安全知识、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按月考核,按月兑现,重奖重罚,做到“三个到位”,制度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聊城汽车站的班组管理。
三是注重特点,关心员工生活。从生理学角度讲,一个人如果对某项工作或某个事物有感情,那么他就会自觉把精力用到他有感情的工作和事物上,就会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责任感,就能敏锐地发掘自身的潜能,发现不易察觉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抓好三个“更多”,一是工作上更多关心,二是学习上更多帮助,三是生活上更多关爱。及时地掌握员工的心理和变化,及时地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试,尽量地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新时期客运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探索,创建出具有前瞻性、延续性和较强冲击力、亲和力的安全文化,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周期的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