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探索和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切实管用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责任,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实现公司安全健康、队伍和谐稳定、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安全对任何一家企业都是头等大事,电力施工企业更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高发区。一方面基建施工本身就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特别是涉及到高空作业、地下隧道施工和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等;另一方面,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安全高风险物质;再有,近几年一大批文化层次不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范能力特差的农民工开始逐步进入施工生产。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送变电施工安装企业具有安全隐患大的特点。回顾电网建设的历程,我们能够看到一连串的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因此,怎样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无疑是送变电企业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全体员工高度关注的焦点议题,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的条件。
企业安全文化是先进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立在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思想之上,是融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管理文化,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反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也是生产力,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耍提高经济效益,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高度重视搞好生产现场的安全工作。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直接导致停工、停产损失,而且在较长时期内造成员工精神压力,对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也带来巨大的损害。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保持长治久安的安全生产形势,是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进入市场,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核心理念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回顾近50多年所走过的历程,它既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又是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实践过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使我们走上了一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发展之路。具体来讲,50多年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经历了安全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安全文化从无到有的转变历程,主要是企业和员工对安全事故的反思和亡羊补牢式传统管理阶段(主要是从企业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企业成立之初,由于当时管理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安全防护用品差,加上当时的安全生产观念淡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次次血的教训,使全体员工提高了警惕,促使企业学会了要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安全生产规程,制定安全管理办法。主要工作方法是典型的亡羊补牢,每发生一起事故,就进行追查分析,查管理找漏洞,整章建制,召开大会动员全体职工从中吸取事故教训。这样,通过一起起事故的追查分析,一次次事故教训的吸取,一个个管理漏洞的堵塞,使我们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企业安全文化从制度文化向监督管理文化转变,主要是强化安全监督和管理,从一事一举的安全事故教训向提前预防转变(主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安全生产管理教训和经验,初步掌握了安全生产规律,形成了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态势具备了一定的预控能力,这段时期安全管理工作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引进了监督管理和奖惩激励机制。主要工作方法是年初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然后逐级分解目标,用通过工作票、技术交底、现场监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有关管理制度在实践中落实。
第三阶段是从监督管理向自我管理的提升,主要是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从传统的人身安全向现代的身心健康转变(从上世纪末至今)。2003年,公司在通过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OHS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IS014000环境保证体系,形成了质量、安全、环境 “三位一体”保证体系,与国际化企业管理接轨运行,把安全文化建设向深层推进。这段时期,我们在坚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成功的导入了文化管理,将安全文化成功的引用到日常安全管理之中,初步形成了员工自律的行为模式,自觉地加强管理,在生产之初就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查找和危险因素分析,然后根据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危害程度,利用LEC打分法确定重要危险因素和一般危险因素,对应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在安全管理上,提出了闭环管理,使每项工作都按照PDCA循环程序,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考核的封闭运转状态。把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落实到了项目部、班组以及员工岗位上,使全方位的超前预防管理朝着国际规范迈进,为广大一线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
通过50年的实践,工程公司安全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安全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只要采取措施,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全员安全管理、全员安全承诺、全员安全培训、全员危害辨识,确保安全一票否决和安全优先原则,确保所有作业行为都必须预先进行安全确认,确保每名员工都具备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工作正在从强制性行为逐步向自主管理方式过渡。
三、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工作思路和基本原则
工程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中,在几代人的不懈探索和与事故作斗争的历程中,形成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平安工程”活动为主线,以安全闭环管理为龙头,以一线工地为重点,以员工喜闻乐见的主体活动和视觉识别体系为载体,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安全日常管理之中,强化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用安全文化主导安全管理工作。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爱生命,将人的安全始终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
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查找安全隐患,将带有安全事故的隐患和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是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标准化管理,确保不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真空地带;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
五是坚持重视一线的原则,把一线工地作为安全文化的主战场和检验地,将安全文化扎根于一线之中。
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践尝试和有益探索
建设安全文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把安全理念变成安全实践的过程,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如何让安全理念从无形到有形,使之化成思想、渗进制度、融入环境、变成行为,进而落地生根,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选择,也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抓好群防群治机制建设
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人员多,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群防群治,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管理氛围。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工程公司成立了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政副职担任副组长,党政工团有关部门作为成员的领导机制,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加强安全管理领导力度,及时通报安全工作信息。在项目部成立安全委员会,负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各专业分公司和班组配备充足的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生产的安全管理。
二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联系点”。公司领导班子定期到所负责的联系点,检查指导安全工作,及时化解一线员工的“思想危险点”,切实做好思想发动和配合工作,把思想发动工作做到施工现场,教育一线员工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要保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个百分之百”,即“确保安全,必须做到人员的百分之百,全员保安全;时间的百分之百,每一时、每一刻保安全;力量的百分之百,集中精神、集中力量保安全”,保证落实北京电力现场作业“十条禁令”,树立“安全第一”、“三不伤害”、“五不干”的基本理念,把好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和组织保障,为企业安全文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抓好超前预防机制建设
任何一个事物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逐步变化,并且是有规律的变化,安全问题的发生更是如此,只要我们能够抓住生产要素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做好超前防范,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问题可控、在控。
一是实行动态安全评价,实现了安全风险超前控制。按照ISO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要求,我们对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管理诸方面可能引发的事故的危险因素,推行超前查评和诊断。按照事前评价、过程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将工作过程全部纳入安全监控,尤其是对习惯性违章、近电作业、临时电源等隐患的自查、互检,有效遏止了可能发生的设备、人员伤亡的不安全事故,极大地保障了生产一线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是做好经验总结,规避安全风险。在这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的党支部组织班组查找以前违章纪录,进行安全事故风险概率统计,查找出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危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重点控制;有的党支部,向全体员工征集安全管理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方安全”的安全氛围;公司工会还定期深入到一线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包括外协队伍)进行调研,查找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因,并针对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