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7月24日

        j)操作工
        - 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岗位技能、食品卫生知识、工作中的环境保护、安全事项。
        k)新员工培训
        - 管理规章制度;
        - 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介绍;
        - 食品质量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 食品卫生知识;
        -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 安全生产知识;
        - 工作规范、岗位技能。
        2.3 在职提高培训
        在职提高培训旨在提高岗位技能、管理水平、质量、环境、食品安全意识,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培训,如消防演练每年都应组织一次。
        3  培训方式
        3.1 外出进修、学习、考察、参加学习班及学术会议等。
        3.2 公司内组织学习、案例讨论、技术操作示教、在岗培训、自学、面谈交流等。
        4  培训实施
        4.1 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入厂前3天应进行公司基础培训、岗位基础培训。新员工见习期间不得独立从事特殊工序、关键工序的作业。
        4.2 员工转岗时,所在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对转岗员工进行新岗位基础培训。
        4.3 管理体系正式运作前,组织对全体员工做一次全面的公司基础培训,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对本部门全体员工做一次全面的岗位基础培训。
        4.4 综合办公室监督年度培训计划、临时培训计划的实施,并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5  培训及所采取措施效果评价
        5.1 应对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
        a)理论考试、口头答辩、操作考核、提交实习小结、业绩评定;
        b)课程安排、组织工作、授课质量。
        5.2 评价情况应在《培训签到、效果评价记录表》上记录。
        5.3司机、电工、电焊工、锅炉工、叉车工、检验员等特殊工种人员须有相应证书,内审员应经培训取得内审员证。
        6  培训记录
        6.1每次内部培训或委托来公司培训均应在《培训签到、效果评价记录表》签到记录。
        6.2 外部进修、学习、培训,综合办公室根据培训实施情况,应填写《员工外部培训情况登记表》,记录参加培训的人员、时间、培训单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证件等。
        6.3 外部送培人员回公司后应及时将有关培训记录交综合办公室进行登记或保存。
        6.4 员工培训的所有记录,包括外出培训证书或复印件、特殊工种人员证书或复印件以及讲稿、试卷等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保存。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