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1月12日

  另一方面,为加强培训、细化要求,国家安监督总局于2006年专门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3号令),又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在第三章等作出更为具体、详细的规定,特别对上岗前培训的时间、内容等予以进一步明确,可操作性强。最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也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予以特别强调。

    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的重要责任和基本义务,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是员工的基本权利,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在企业。企业要切实增强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进一步确立“企业最大的成本是没有培训好的员工”、“培训是一项重要的福利工作”等新理念,明白“员工安全素质不提高就没有安全保障”的简单道理,形成一种“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就是不重视安全生产”的共识,真正把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通过积极参与目前安监部门组织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培训等途径,有效提高教育培训水平。要根据本单位生产作业活动特点和安全技术特性,明确各作业场所、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要求、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完善、细化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切合实际的教育培训教材,并结合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使用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等,不断充实、丰富、更新教育培训内容,积极倡导“四不伤害”等理念,认真、规范开展好教安全育培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工作到位。

  (二)改进方式方法,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由于培训方式陈旧、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以及教育培训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等因素,导致员工参与热情与兴趣不高、效果不佳,是当前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病。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当前企业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内地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转变为一名产业工人以及相应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安全教育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加上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难是客观存在的,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企业要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正视困难,多想办法,真抓实干,做到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达到不断巩固、实现突破、收到成效。

  首先,要坚持多样化。一是要善于引入新模式,采取启发式、互动式等方式和活动熏陶法、情景模拟法、氛围感染法、言传身教法、自我教育法等各种新型教育方法,提高员工参与热情和教育效果。如通过开展“我当一天安全员”、员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安全合理化建议有奖征集等活动,既有效改善安全管理,又促进员工自我教育。二是要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采取事故分析会、现场交流会、安全知识讲座、专题培训班等方法,强化安全认识。三是要采取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员工关注安全、体会安全,增强教育功能。能够体现通俗性、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提高灌输力、渗透力,使人易领会、会接受、要接受,促进员工对安全知识、安全要求的渴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安全习惯,形成安全行为。如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方法灵活、形式多样,通过开展喊响安全口号、安全小品比赛、淘汰式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宣誓和安全生产无灾害签名、事故漫画宣传、图文并茂的安全标语等,有效地开展了全员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促进了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保障了安全生产。

  其次,要坚持经常化。季节、气候、时段、生产任务等不同,安全要求也不同。因此,安全培训教育是一项长期性、持续不断的工作。开展日常安全培训教育是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形成安全习惯、更新安全理念的重要手段,是不断巩固教育成果的有效措施,也是一项基本要求。要认真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不定期作出安排,确保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不同要求、内容教育、贯彻到每个员工,做到安全不离手。

  第三,要坚持制度化。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时间、内容及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等,加强对车间、班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规范组织、实施。如开展班前班后会、安全措施交底等形式就是进行现场安全培训、落实安全措施的有效方法,体现了制度化。坚持制度化也是实现经常化的保证。

    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在努力营造栓心留人的环境上多下功夫,使员工珍惜现有岗位,视为“体面的职业”,就能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变为自觉行动,提高安全意识成为迫切需要,接受教育培训当成最好的福利,教育培训的效果就可能更为理想。

  (三)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管执法,有力促进教育培训。

  当前,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宣传引导和执法监管,且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积极发挥媒体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促进企业责任落实和员工再教育。一方面,特别是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既有力促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意识的提高,落实好教育培训责任,又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安全生产法律要求的知晓度,从而有效发挥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促使企业做好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大众媒体安全法律、安全知识的宣传,也是对企业从业人员加强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员工工作以外接受安全教育和安全信息、增强安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一个在企业以外再教育、再提高的过程,十分必要;同时,通过媒体宣传,也进一步促进公众安全意识提高,从而使企业从业人员能够在良好的社会安全氛围熏陶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二是要强化执法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工作。要把企业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内容,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和治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落实整改要求,加强服务指导,有效督促企业重视和落实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今年三季度,针对近年来我区特种作业无证上岗造成死亡事故时有发生,特种作业无证上岗成为当前工商贸领域严重安全事故隐患的实际,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特种(设备)作业持证上岗情况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共检查重点企业391家、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2041名,查处特种(设备)作业无证(或未复审)上岗人员131名,报名参加特种(设备)作业培训的人员达900余名,有力扭转了特种作业无证上岗现象突出的局面,促进了安全教育培训,控制了事故发生。要坚持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行为整改不力或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企业,一律依法从重处罚,直至依法关闭,决不心慈手软。要进一步发挥全区各级、各部门的监管作用,扩大监督检查范围,严格监管措施,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事故预防和控制能力,促进安全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