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各种保障
(一)器材
1、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织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2、如何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其常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救援应急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
(二)经费
公司应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三)人员
专业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六、应急救援预案配套制度的完善和专业队伍的训练
(一)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班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2、检查制度:每月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例会制度:每季度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召开一次指挥小组成员和各专业队负责人会议,检查上季度工作,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4、总结评比制度: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应进行总结评
比奖励和表彰先进。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处理中有功和有过人员的奖罚措施。
(二)培训和演练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1)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2)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3)自救和互相救护的能力。
2、对专业队的培训
(1)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2)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3)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3、对企业一般员工的培训
(1)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2)各种信号的含义,
(3)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4)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4、上人员均须定期举行训练和演习。
七、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一)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应急救援中,及对不断变化的情况保持一致,预案至少每年要更新和修订一次。
(二)对危险源和企业内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三)在实践和演练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