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液氮系统泄漏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2月13日

        组长 :负责向调度汇报,指挥班组人员按照厂的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人员的急救,初期事故的扑救处理,接受生产调度和生产指令,指挥班组人员按照事故应急处理的工艺操作票进行应急工艺处理,两名值班长用步话机分别负责中控和现场并随时保持对内汇报对外联络与汇报。负责本班组应急救援预案的日常演练。
        操作人员:按照本班组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分工职责,负责中控或现场工艺处理措施的执行和初期灭火任务,开展人员的救护,现场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内部联络汇报。
        8.3  应急总指挥不在时,依次由生产组长、设备组长、安全组长代替履行职责,节假日期间由值班领导代行职责。
        9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9.1  报警装置和通讯联络手段
        9.2 报警程序
        9.2.1 险情发现人
         如果险情小,用现场电话或对讲机向值班长汇报,并立即实施应急处理;
             如果险情(泄露)大,按现场火灾报警器,(可直接向消防队报警)用现场电话或对讲机向值长汇报,进行现场清理人员、警戒,疏散,火源控制。
        9.2.2 值班长
        报矿领导,组织开展人员急救;
        报厂矿调度室(;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报消防队(  ),请求参加救援;
        9.3应急救援人员电话
        10  各类事故险情的应急行动程序及抢险预案
        10.1氮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0.1.1 风险识别:氮气泄漏会造成人员窒息,应设立警戒区域,抢修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液氮泄漏会造成人员冻伤和窒息。
        10.1.2应急处理步骤:
        10.1.2.1汇报调度、值班领导,停止泄漏部位产品送出;
        10.1.2.2中控人员调整工况,停止液体备用泵运行,停止液体充装工作;
        10.1.2.3现场人员根据泄漏情况撤离液体、气体泄漏区域;
        10.1.2.4启动泄漏应急预案;
        10.1.2.5现场设置隔离警戒区域,限制人员擅自进入液体、气体泄漏区域;
        10.1.2.6现场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对需要隔离的设备进行隔离措施;
        10.1.2.7事故处理完毕清理现场。
        10.1.3 现场监测与处理:
        10.1.3.1防护措施设立警戒区域,由中化分析人员在现场实时分析:
        10.1.3.2抢修人员需工艺确认泄漏区域不再扩大方可在保护措施落实后进入抢修,佩戴空气呼吸器。
        10.1.4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预防措施:
        10.1.4.1液体泵进、出口阀门操作要缓慢;
        10.1.4.2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10.1.4.3按时巡检,巡检到位,发现漏点及时联系消除;
        10.1.4.4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和处理;
        10.1.4.5充装液体时,要关闭储槽与液氮泵的连接阀门
        10.1.4.6严格执行充装检查制度,防止超压,严格票证管理,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定期校验。
        10.2人员氮窒息事故预案
        10.2.1发现人员氮窒息,立即按报警程序报警,同时汇报值班人员、调度室,请求气防及医护人员前来救援,班长安排人员设置警戒区域及专人接应救援车辆;
        10.2.2现场应第一时间采取救护措施,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佩戴空气呼吸器,立即将窒息人员抢救出事故区域,转移至上风方向的空气新鲜处,在医护人员未到时就应立即在现场对窒息人员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如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措施;
        10.2.3立即组织处理泄漏点,完毕后及时清点现场人数,恢复正常生产。
        10.2.4现场监测与处理,设立警戒区域,由中化分析人员在现场实时分析,抢修人员需工艺确认泄漏区域不再扩大方可在保护措施落实后进入抢修,佩戴空气呼吸器。
        11 人员疏散与撤离
        装置如果发生氮气大量泄漏,可能波及周围装置及人员,厂矿应急总指挥根据泄漏严重程度,下令紧急疏散周边人员。人员疏散应遵循沿着上风向、快速疏散的原则。其它部门人员需要疏散时,由应急总指挥向矿调度室报告后,由矿调度室协调进行。
        12 .危险区域隔离
        12.1液氮储槽如果发生氮气泄漏,应设置警戒区域;
        12.2 由分析人员对大气分析后,根据检测结果划定隔离区域,由拉警戒带,挂警示牌,在应急救援结束前,液氮系统管理人员要安排专人负责监控隔离措施落实。
        12.3泄漏危险范围内,严禁明火作业,尽可能切断电源。
        13.监测、救援及控制措施
        13.1装置如果发生氮气大量泄漏时,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应迅速通知分析人员,及时划定危险区域及隔离区域;
        13.2救援抢险人员戴自给式正压空器呼吸器,穿防护服,从上风向进入现场,抢救伤员,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13.3及时进行工艺调整,减少泄漏量;
        14.受伤人员的救治
        现场急救采用共性处理的原则,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经现场急救后,对于分类救治的伤员分别向医院转送。
        15.应急救援保障
        15.1安全员应存放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15.2 物资保障:气防器材、消防器材、三防物资应保证随时备用。紧急情况下,可向矿调度室请求协调其它部门支援。
        16.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的关闭
        16.1 预案关闭条件
        泄漏源被有效控制;泄漏物处置成稳定状态,已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现场电源切断,无明火,不能引起泄漏物火灾,伤员被及时救护并送至医院就医;其他人员已被撤至安全区;装置已恢复正常状态;
        16.2  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下达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17 应急抢险队伍的培训和演习制度
        17.1培训制度
        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活动,并做好记录。
        18  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