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可入肺颗粒物)与PM10(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此前不被人熟知的词最近一直被许多人提及。北京的雾霾天气以及美国大使馆公布的数据,让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空气质量变化变得敏感。
有些地区表示,监测PM2.5技术上没有问题,本月初,环保部也对PM2.5微粒测定标准作出规范,并未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强制监测指标。有网友质疑,“PM2.5对人体伤害很大,既然能监测为什么不公布?我们到底还要等多久?”环保部科技司昨日回复记者称,对此近期将有一个说法。而针对比对数据一事,美国大使馆回应称,欢迎交流。 何时会公布PM2.5的监测值?监测PM2.5还有哪些障碍?国外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向国家环保部及环保专家进行求证。
环保部
公布PM2.5数值
各地可自己决定
作为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从1996年起,PM10就被纳入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而近年来被公认为对人体危害更大的PM2.5尚未纳入。环保部11月1日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开始实施,首次对PM2.5的测定标准进行了规范,但环保部近期在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中,并未将PM2.5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
昨天,环保部科技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近期环保部将对标准进行第二次征求意见,将尽快实施该标准。时间上无法确切地说明,但是全国一些城市还不具备监测能力。像北京已经具备了对于PM2.5的监测能力,各地可以根据自己污染的情况进行治理甚至制定自己的标准。
“法定必须公布PM10的数据,但是至于PM2.5的数值,想不想公布各地可以自己决定。”
“极端的气象出现后,污染就会很严重,但是不是常态的。公布空气质量测量标准只是一个参考,解决问题必须要治理。”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关环境治理的标准超过1300项。因为投入很大,而经济财力有限,这些项目中不能保证所有标准都已经执行。
“相关部门也会优先关注对人体健康损害大的污染,会尽快地解决问题。对于监测和公布PM2.5的数值,我们近期会有说法。在正在制定的监测标准中,也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了。下一步的公布和治理,大家会较快地看到。”
环保专家
美国从研究PM2.5到监测公布用了20年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邱兴华在翻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美国环保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成立,在七十年代中就颁布了空气质量基准的文件,列入了六类常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大气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直到现在,所针对的主要污染物也就是这六类。
邱兴华认为,在制定一项基准或是标准之前要进行长期观测,有了观测资料后,还要对污染物对人体有多大的影响进行评价,同时在制定空气质量标准时,还要结合数值对经济及社会产生的影响。真正地做出一个科学的数据分析,可能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
如果想救急,也可以参考别人曾经做过的数据,但是所得到的数值在科学性上或有所偏移。“美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PM2.5,直到1997年才列入监测标准进行公布,其中用了20年左右。数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开始时污染比较严重,数值可以相对宽,治理一段时间后,环境好转再将数值重新修订调节,将数值范围缩小。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在1997年公布一个PM2.5的标准数值,2006年做了重新修订的原因。”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希望,我国能够尽快地执行PM2.5,能够更准确更客观地反映空气质量以及空气质量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一些指标应该是以人的健康为基础的标准、指标和体系。
“之所以要对颗粒物进行监测,是因为它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邱兴华认为,必须要有对空气污染物的长期监测,以及人体健康监测的长期数据,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在某种浓度的污染物对人体有多大影响,进而制订计划把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