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温榆河的7个较大排污口,根据排出水质和水量的不同,采用曝气增氧、稳定塘沉淀分解、砂石过滤、生物膜降解、生物通道处理等综合措施,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目前,温榆河的水体已悄然发生变化,河水中已有鱼虫、泥鳅等存活。
采用生物方法净化的水域还有官厅黑土洼、延庆三里河、昌平白各庄、海淀翠湖、顺义汉石桥、密云和怀柔水库入库口等湿地恢复工程,共保护和恢复湿地1713公顷,有效改善了水质。
清河是北京城近郊区的又一条重要的排污河道。为将清河还清,建了肖家河、清河两座污水处理厂,将清河上游78个排污口截流,处理后进入河道。同时,从清河源头老龙口排水沟开始,清除垃圾3468立方米,开挖土方29492立方米,恢复了生态自然的原貌。在清河上游,因地制宜,在河道内制作生物浮床,种植菖蒲、美人蕉等各类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重建生态河道。目前,清河上游水质已经还清。
永定河、潮白河是流经北京市的两条大河,由于多年未发生洪水,成为无水河道,加上盗采沙石现象屡屡发生,使河道一度成为北京地区的风沙源。为治理两条无水的河道,首先采取一系列措施严禁采沙,在永定河河堤、河坡和河床种植乔灌木237万株,绿化面积达到1920万平方米;潮白河绿化面积832万平方米。通过生态治理,加上大自然的天然修复,使郊区无水河道由昔日的黄沙一片,变成了绿草茵茵的“郊外绿洲”。
城区建设生态景观河道 改善人居环境
北京城中心区现有主要河道150公里,除担负输排水任务外,还为城市增添水的灵气,发挥着城市景观的重要作用。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生态系统的载体,让河道不仅成为生态的,还要以一个个景点串成一道道靓丽的自然风景线,穿行于街巷之中,以适应人们在城市环境中享受自然的需求。因此,维护河道健康生命,做河流生态代言人,既是北京水务的基本职责,也是水务工作的制高点。近几年,北京水务按照生态治河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还清河道水质,是生态河道的首要标志。北京城区每年产生8亿立方米的污水,要通过河道排放,这是水体发臭的根本原因。近几年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加快,坚持不懈地截污治污,每年有4.6亿立方米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减少了污水直接入河的排放量。当然此项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尤其是雨污合流口如何雨污分流,是个难题。按照北京水务工作的时间表,2008年前,六环以内城市河湖水质基本还清,城中心区河道水质达到Ⅲ类。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任务相当艰巨。
坚持按生态标准治理河道。蜿蜒于北部城区的转河是生态治河的典范,在宜弯则弯、宜宽则宽、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河道内,种植了100余种水生植物,滨河地区成为景观近人、环境宜人的亲水空间。建造了历史文化园、生态公园、叠石水景、滨水游廊、亲水家园、绿色航道六大景区等40个景点,让人们悠闲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8月20日开工的北环水系将继续按照生态的理念进行治理。河底的水泥衬砌将被去除一半,河岸进行坡化改造,河中种上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恢复河道动植物的多样性,再现人水和谐的自然景观。
去年开工的凉水河治理工程除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以外,将采取人工、自然、生物等手段,形成三道生态治理系统:第一道系统,建成河道天然自我净化系统。整个河道有起有伏、有隐有显、有坑有窝、有缓有急,产生天然瀑汽,使水质得到净化。第二道系统,建成植物天然净化系统。通过种植芦苇、香蒲、水草、荷花等适宜北方水环境的水生植物,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第三道系统,建成水生动物天然净化系统。引入适宜水中生长的田螺、河蚌、鱼虾等,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河道两侧建设供市民休闲的景点和微地形,使凉水河逐渐改变面貌,既是生态的又是景观的。
用生物措施改善城市河湖水质。由于北京水资源紧缺,不可能用大量的清水满足城市景观需要,但又要保持良好的河湖水环境,北京水务科研人员运用一系列生物、物理措施保持水质,抑制水华的发生。在永定河引水渠、南护城河、昆玉河等河道采用景观生态浮床种植美人蕉,插种水葫芦,安装生物栅,养鱼除草等生物措施;在什刹海、后海安装收藻设备;在北展后湖、西海、后海等水域投放鱼苗,降低藻细胞密度,抑制藻类生长、繁殖等,近几年有效防止了内城河湖大面积爆发水华。
拦蓄雨洪为河道补充水源。城市河湖利用汛期在确保迎汛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水流调度,拦蓄雨洪为内城河湖补水,使雨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去年城市河湖共拦蓄雨洪312万立方米,既减轻了水库为河道补水的压力,又改善了河道湖泊水环境,有效抑制了水华现象的发生。今年汛期,城市河湖管理部门抓住城区6次降压机会,科学调度,拦蓄雨洪515万立方米,改善城市河湖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