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8月17日

  3.4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我国是水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水资源贫国。海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用于海水淡化的膜技术主要有反渗透、电渗透(ED)和膜蒸馏(MD)等。2002年,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及其组器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项目。海水淡化用发渗透膜的脱盐率高达99.6%.反渗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大大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现在反渗透已成为海水淡化制取饮用水最经济的手段。电渗析技术可直接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但其过程对不带电荷的物质,如有机物、胶体、细菌、悬浮物等无脱除能力,并且能耗高,水回收率低。所以,由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出现,电渗析法海水淡化的比例正在逐渐降低。膜蒸馏技术具有很高的脱盐率,可达到99.7%以上,被用于小型海水淡化,对离子、胶体、大分子等不挥发组分和无法扩散透过膜的组分的截留可到100%,并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膜使用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
  3.5膜分离技术在苦咸水脱盐中的应用
  我国西部省区严重缺水问题在中国这个缺水国家尤为突出,苦咸水淡化是解决我国西部省区缺水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用于苦咸水淡化的膜技术主要有:电渗析技术、反渗透技术、纳滤技术。我国西部油田几乎都用电渗析法制取生活饮用水。电渗析不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设备运行能耗大,这使其在苦咸水淡化工程的应用受到限制。苦咸水也可用一级反渗透装置脱盐制得饮用水。反渗透系统淡化苦咸水,其出水水质优于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含高氟、低矿化度苦咸水通过反渗透淡化,出水水质可达到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反渗透法比电析法生产成本低,无污染,是苦咸水淡化最经济的方法。纳滤是一种低压反渗透技术,在较低的压力下具有较高的脱盐性能。对特定溶质,尤其是苦咸水的表征离子,具有很好的脱盐效果。对苦咸水较多的西部省区,纳滤将是制取优质饮用水的有效途径。
  4、问题及展望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之一,但还存在膜组件价格高与膜污染等问题。膜组件的价格高与膜污染制约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虽然经过了40年的开拓与发展,目前我国的分离膜品种还很少,性能低,规格不全,且我国市场上采用的膜组器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膜材料也都来自国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加速发展我国膜工业。致力于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要加强高性能膜和组器的开发,以期尽快代替进口的膜组器。若能利用天然物质或生物物质制备各种新型膜,则既经济又能消除二次污染的威胁。必须加强将膜处理技术与其它处理工艺相结合的研究,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形成废水处理的新工艺。可以预料,随着膜材料的改进和膜工艺的完善,在21世纪,我国膜工业和膜法水处理技术将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应用也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高潮,特别是在提高饮用水水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工业纯水和高纯水制备,水污染控制,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将会得到更迅速更全面的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