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施工作业中人是起关键作用的主体,各种指令由人发出、接收、执行,因此,做好人员的管理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中心环节。人员的安全管理,要根据人员的个体心理、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背景、安全意识、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
(2)环境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良,容易造成分心、烦恼、紧张、反应力差等。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
(3)至于机械与设备,其设计与安全装置对于施工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2.3.3 安全事故控制技术
这是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当找出或预测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后,要根据对象和条件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局部控制方法。事故控制方法大致有:消除法、保护法、控制法、隔离法、保留法和转移法等6类。
总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项工序,都需要进行危险性研究。首先,对整项工序的过程作充分了解。其次,利用鱼刺图、事故树等科学分析方法,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让施工人员明白其所从事工作的内在危险实质和危险因素,使其在工作中提高警惕,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再次,对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最后,根据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操作程序,使安全事故频率和强度降至最低。
3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三级层次管理体系,也是企业管理体系中最细化的部分,它与一二级层次管理体系一样,由几个子体系组成,具体如下:
3.1 生产经营管理子体系。由项目经理组织,主要负责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济合同中安全指标的确立;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的进场与检测,涉及到工程部、材料部和安全部。
3.2 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子体系。由书记组织,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和思想工作,消除职工的心理负担等。
3.3 安全技术管理子体系。由工程师组织,主要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的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
3.4 专业检查管理子体系。由安全部组织,主要负责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检查,并依据有关法规处理安全事故;收集整理安全事故资料。
3.5 群众监督管理子体系。由工会组织,主要负责和监督参加工程职工的职业病预防情况等。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由具体的控制因素构成,只有在各子体系、各因素统一和谐的运作下,才能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整个体系的良好运转。由于施工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这就决定在项目工程的安全体系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体系中的各因素的积极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决定着体系的运转,决定着项目工程的安全状况。
参考文献:
[1]刘平.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2):6-7.
[2]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