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11日

        3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素质教育
        (1)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意识支配行动,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在切实发挥简报、板报、标语、网站等宣传媒体作用的同时,更要结合具体事故、隐患进行现场教育、深层次教育。让职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群众受到启发和教育。还要结合现场安全状况,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把近几年来的事故案例编制成册,发给每个职工,在每天的班前会上选学,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7]。总之,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一定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这样,既可调动职工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2)强化安全知识教育
        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作业人员一专多能,这就要求作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较过硬的生产技能。因此,安全知识教育要先行。除了严格抓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审培训外,还应对各类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强化培训。可利用业余学校组织职工学习新工艺、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利用安全日、安全培训班、录像带反复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标准化教育。对待分包队、临时工,要与企业职工一样,不但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还要组织业务培训、组织他们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强化安全文化教育
        在导致事故多发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的,因此,建设安全文化,提高作业人员素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明智选择[8]。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普及可以强化对人的正确思维导向,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使其负责地履行安全职责,减少操作上的失误,自觉杜绝违章行为和冒险蛮干现象,提高现场文明施工水平。
        (4)强化安全责任心教育
        责任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首先,要求从项目经理到班组长的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4个到位,即:在主要议事日程上,时间安排上,主要精力上,以及研究、决策、定夺重大问题上,“安全第一”必须到位[6];其次,管理人员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人员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三是全体作业人员要全面履行安全义务和权利,做到自己无违章,岗位无隐患,身边无“三违”。
        3.2 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设置机构,配备安全员
        在安全生产中,安监队伍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设置独立的安全监察机构,配备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安全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行。
        (2)加强安全队伍建设
        一是多吸收一些安全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和有一定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安监队伍中来;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中青年安全人员参加系统培训,丰富他们安全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对现有安全人员实行考核聘用制,加强对他们的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及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考核,规范其行为准则,完善其执法手段,促使他们带头执行好安全管理程序[9]。对责任心不强、安全知识缺乏、工作能力差的及时予以调换。
        3.3 强化过程控制,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1)全员参与抓现场安全管理
        要求施工现场的每一位经营者、管理者、操作者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自觉按照安全管理程序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制度办事[10]。领导干部要带头,重视安全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安全经费的落实,克服侥幸心理和短期行为。
        (2)严格规章制度,加强过程控制
        施工是人员密集劳动的作业,需要大量施工人员来完成,因此必须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81]。首先要针对不同工种、不同作业环境修订、完善现场管理规定和岗位安全标准,做到明确、简单、可操作性强。在此基础上,对照标准,在每个人、每道工序、每个动作上下功夫,使作业人员养成十分准确的动作行为,切实扭转施工中的习惯性违章。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要及时编制好施工组织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施工进度不断完善和补充作业指导书,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现场作业人员要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安全工作规程作业,避免操作随意的现象。发现作业人员违规违纪就要处理,轻者罚款,重者下岗。开办“违规人员”学习班,考试合格后上岗,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从而杜绝“三违”行为发生。
        (3)引入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
        对现场劳动力的配置,可考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尤其对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取证后竞争上岗。这样,既可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制度,又便于对作业人员的管理。
        3.4 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和分工,制定出明确的安全目标,一级管一级,下级向上级负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12]。尤其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不要将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要齐抓共管。建立项目部的安全轮流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等。
        3.5 加强安全检查与验收
        改善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现状,除了要做好相关的前期工作,检查和验收更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定期的检查和验收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项目施工中的文明施工、施工用电、基坑围护、施工机具等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特别是开工前的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形成记录[13]。
        (2)组织定期检查。安全检查之前都应有明确的检查项目和检查目的,内容及检查标准、重点、关键部位[14]。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必须登记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作为整改的备查依据,提供安全动态分析,根据隐患记录和安全动态分析,指导安全管理的决策。
        (3)适当实行不定期检查,如在节日前后、恶劣天气、暴雨台风季节、突发情况下进行等。
        (4)针对整改部位整改完成后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派员进行复查,经复查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销案。
        3.6 确保安全资金投入
        安全生产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 ,不准挪作他用 ,并保证资金投入 ,确保到位。所有建设工程严格执行资质标准 ,不准超越资质等级范围承揽工程 ,杜绝违法分包[15]。
        4 结论
        文章先分析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强调安全意识及作业人员的重要性,继而提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得出相关结论:
        (1)完善合理安全管理体制。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全管理一项长久坚持的工作 ,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要改善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现状,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必不可少。
        (2)各级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贯穿了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操作及工作内容,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即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就能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有效的降低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的关键途径。
        (3)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的执行力。贯彻执行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等相关措施,落实各级现场作业人员责任,按规定操作执行,确保百分之百的执行力,把提高安全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露娴.建筑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
        [2]王天祥,张英明.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浅析[J].建筑安全,2008(3).
        [3]郄顺其.以科学的观念 长效的机制强化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J].建筑安全,2006(11).
        [4]范志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9).
        [5]李山汀.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评价与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
        [6]罗 云.安全原理.[M]中国地质大学 ,2005
        [7]杨菊欣.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建筑安全,2009,6.
        [8]于英.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J].山 西 建 筑 ,2009,8.
        [9]陈红艳.谈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探讨与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9).
        [10]王向权 . 阐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电子版),2011(34).
        [11]宋荣兵.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7).
        [12]黄敬耕 .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13]Robert Earthly.Remote Control Keeps Coal Miners Safe[J].Coal International,2000(21):67-72.
        [14]Woodson We. Human-factors design handbook[M].M.C Grew-Hill book company,1981.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