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石油物探海外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刘斌1 何勇2 杜晓林 3  来源:中石油川庆物探公司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7月20日

        每个生产班组的野外作业必须在安保人员的全程保护下进行。每个班组至少配备1 辆安保车辆, 足够数量的安保士兵, 并配有重型武器。出工前要根据制定的防范措施, 带足安保士兵, 坚持安全不达标不出发。
        3.2.2严格行程管理
        电台监控中方人员除施工外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 必须有安保士兵跟随。每辆车在出营地前要通过电台将出行目的地、出营时间、车牌号、司机姓名及乘客人数等报告给电台室。所有外出员工应携带以下物品: 护照复印件、工作签证复印件、应急卡片、卫星电话、现金、通信录、配备足够的食品和饮用水等。在中非物探项目中, 我们强化了出工班组的电台每小时安全汇报制度。设立2 个电台室, 一个由当地雇员值守, 另一个由中方人员值守。值守人员整点与各班组联系, 确认人员的安全状况。
        3.2.3救援保障有效
        项目运行期间执行严密的安全制度和措施在项目运行之前, 要建立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应急机制及预案。应急机制及预案包括公共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营地管理、行程管理、车辆管理、公共安全培训、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紧急撤离预案等。作业期间采取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各方对公共安全隐患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采取周密细致的安保措施并保持长期的高度警惕。为海外施工人员投保海外人身意外保险、紧急救援。一旦出现意外,确保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及时解决人员医疗救助费用,这也可以减少企业的巨额负担。在一些高危地区的工程项目,要多寻几家保险公司,尽可能选择可将恐怖主义等安全问题作为可承保风险的保险公司,谈好相应的保险条件。
        3.2.4严格招聘审核
        在聘用当地雇员的审查和管理工作时,防止雇员中有人与恐怖分子勾结。招聘雇员应由当地政府组织各部落选送人员, 并由保安进行审查, 经体检和培训合格后予以录用。
        3.3加大培训力度
        邀请防恐安全专家讲述国际安全形势和防恐知识,提高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恐意识。在项目人员出国前的HSE培训上,针对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防恐安全形势进行培训,使员工明确所在国的安全形势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加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通过长期、反复的公共安全培训和每天的晨会、班前会来强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作业队应当保持每周一安全会的惯例, 每周向员工通报公共安全工作情况及注意事项;如遇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随时召开临时安全会议, 对员工明确严格的安全要求, 提高安全警觉性。作业队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公共安全隐患, 任何人都有权立即停工返回营地, 确保人员安全。强化紧急撤离应急演练, 增强中方人员和雇员的公共安全意识, 通过演练提高紧急情况下的撤离速度。从接到甲方或项目部安全警报通知之日起, 为安全生产的非常时期, 在此期间要保持高度警惕, 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施工队每天要对所有车辆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车辆的良好运行。保证车辆有足够的燃料,一旦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 做好全员随时撤离的准备。营地经理要保证储备足够的瓶装水和饼干, 并指定专人保管, 一旦紧急撤离, 要保证全体员工的食品和饮用水。提前做好物资设备的采购计划, 储备最少15 天的生产、生活物资, 以应付非常情况的发生。
        3.4 保持中立
        在政治、宗教或部落复杂的社区, 要注意始终保持中立, 绝不介入其内部冲突, 避免矛盾的转移。在搞好与当地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 还要尝试并且妥善处理好与反政府力量、当地部落之间的关系, 不能做出伤及任何一方人员利益的事情。
        针对异常严峻的海外公共安全形势, 石油物探作业队必须要取得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在项目各个阶段, 严格落实各项公共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加强与安保军警、当地政府和部落的沟通, 通过合理安排营地及工区安保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 积极采取务实、求实的安保措施加强防范, 第一时间向上级公司进行口头和书面形式汇报, 及时向甲方以及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寻求解决办法, 召集各方人员及时通报情况、稳定员工情绪。
        只要积极建立安全防范机制, 严格执行安全保卫规定, 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公共安全风险是能够大幅度降低的。同时, 海外石油公司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境外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严格执行境外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加强境外公共安全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境外公共安全检查, 督促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在生产的同时加强防范, 在防范的同时合理组织生产。如此, 方能在公共安全风险地区安全高效地完成项目作业。
        3.5遵守法律民俗
        海外项目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和当地社会的文化冲突,还要积极参加项目所在国和地区的公益活动,与项目当地社区、行业、雇员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社会价值,营造和谐有利的社会发展环境。
        3.6建立情报网络
        加强沟通, 保持良好社区关系并,根据公共安全状况, 项目施工队伍要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公共安全管理人员。与公司、甲方、安保、地方政府和部落首领保持经常性沟通, 了解最新的安全形势。项目运行期间搞好与当地政府和部落之间的关系, 为社区学校、诊所提供帮助。在村落乡里发展情报员, 帮助施工队及时掌握周边安全情况。了解反政府武装的力量和势力分布,包括他们进入工区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和路线,有利于设置关卡, 实现区域安全。
        3.7 做好稳定工作
        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 要将国内外公司领导的深切关心和牵挂及时传达到现场每一名员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力量,以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做好当地雇员的思想稳定工作,信息及时沟通共享,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4 结束语
        石油物探海外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物探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也关系着石油企业在海外的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石油物探海外项目各施工作业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业绩。本文从研究石油物探海外工程项目的风险特点入手,在分析石油物探施工作业主要危险的前提下,提出了重视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防范严格进行、加大培训力度、保持中立、遵守法律民俗、建立情报网络、做好稳定工作等安全管理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石油物探海外项目安全管理与预防是一项综合性强,需要综合运用安全评价理论、工艺技术安全、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理论,需要掌握国际外交政治常识、物探安全技术知识、安保知识、应急知识等多方面知识。随着石油物探海外项目的进一步发展,石油物探海外项目的安全管理还将面临衍生的新问题。因此,有必要本着科学的态度不断提高认识,不断进行探索,更好的指导石油物探海外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 1] 秦云锦. 海外油气合作项目社区问题关注点及应对策略[ J] .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2( 1) :74- 77.
        [ 2] 张传友. 加强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思考[ J] . 长江论坛, 2007( 6) : 43- 46.
        [ 3]刘骥. 浅谈安全评价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作用[ J] . 劳动保护杂志, 2003( 7) .
        [ 4]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同际部2012年工作报告。
        [5] 许昆、 高飞. 海外石油项目的当地分包管理.油气田地面工程行业论坛,第31卷第3期(2012.03)
       
        作者简介:刘  斌(1962-), 男, 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爆破工程师、lbiuing@126.com;             
                  何  勇(1967-), 男, 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杜晓林(1962-), 男, 工程师;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