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弱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彭喜英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1月11日

    2 对弱电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规章建制。由通讯行业、电力行业联合组成专家组,对目前整个电网弱电管理、弱电设备运行维护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制订《弱电设备评价标准》、弱电专业现场作业的一系列规定(如通信专用机房、自动化主站机房检修规定),弱电设备大修周期、大修技术标准、弱电设备运行年限要求、弱电设备老化参考标准等。

    (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把握设备运行状况。弱电专业人员加强交流,对设备误发信、通道误码率总结出一个合理的临界值,以便于专业人员在监视系统时有据可依。

    (3)把握设备准入关,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对弱电设备的招投标特别是安装、调试、验收严格把关,各级生产建设部门必须对弱电设备的准人高度重视,对资质不合格的厂家、出现过较大问题的设备一律禁入,在专业人员验收不合格时一律不准投入使用。

    3 对规范弱电管理的摸索

    经过与专业人员、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讨论、充分酝酿,先后出台试行了《弱电考核细则》、《弱电检修管理工作规定》和《通信、自动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设备的运行评价、检修现场的管理等作了暂行规定,同时要求专业人员建立《设备履历表》,加强对设备状况的了解,健康状态的统计分析,试图从各方面改善弱电专业管理的薄弱之处。

    (1)《通信、自动化管理办法》、《弱电考核细则》按照《事故调规》的要求修改了《通信管理规程》中对事故定义的概念,并填补了上述两规程对弱电设备运行故障的定义这一空白点,结合当前生产情况,明确了对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的要求,促进了通信、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2)《弱电检修管理规定》,结合当前安全生产要求,按《安规》的规定,对通信、自动化专业的现场作业在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标准化作业等方面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并制定了《弱电设备检修工作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等标准格式。《弱电检修管理规定》要求,除按《安规》要求开具工作票的作业外,通信、自动化设备的任何检修都必须填用《弱电设备检修工作票》;除大修更改项目外,临时性的检修、事故抢修必须填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以上措施的实行使得通信、自动化设备现场检修的无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3)建立《设备履历表》,对设备的投运日期、技术参数、性能特性、设备检修情况、更改情况全部进行登记,为规范专业管理积累了原始资料,也为今后设备的检修、维护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4)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探讨修订《弱电专业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进一步对弱电系统的现场作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对指导卡的反复讨论,使弱电专业人员无形中接受了《安规》的培训,促进本专业技能的提高。

    (5)推行大班组管理,进一步深入专业管理。简化管理层次,在弱电专业班组内部设定生产管理专责,使专业管理的深度、细度都得到加强,进一步促进弱电班组对设备运行工况、专业工作情况的分析、总结和改进。

    弱电专业一直在强电专业的背后,因此无论从人员的配备,还是从设备、专业的管理,与强电专业相比,也都始终处于滞后状态,且弱电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弱电系统的软件运行的不可控性等,也使弱电系统的过程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日前的应对措施也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如:《弱电考核细则》基本上只对系统运行的异常现象进行评价考核,而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尚无自效的控制手段;《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运用,也只在表面上对检修程序作了规定,检修前的准备中也只对材料、工具准备作了要求,而检修前运行参数的测试、故障的判别等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指导书中无法体现,对提升专业管理水准及专业检修维护技能,规范专业管理并未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的格式及应用需作进一步改进。

    电力系统的每一项规定、每一条制度,都凝聚着血泪,都是不可碰触的高压线,是铁的规定。身处电力行业,不可能对当前安全生产的氛围没有感觉,但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时时都感到无可依循的茫然,虽然也力所能及地作了一些努力,但限于水平、角度及认识高度等的限制,总觉得不踏实、底气不足。随着电网的发展变化,认真考虑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电网安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格局,及时将目光投向弱电管理领域,进一步细化弱电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规章制度,加强其可操作性,把弱电专业管理摆到与强电同等的高度,可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