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部分拆除引线的方法
1.2.1 500kV等级的变压器做高压侧直流电阻,往往都是把高压侧套管及中性点的引线都拆除再进行试验,但高压侧套管接线处离地面10米左右并且是倾斜的,给拆除引线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我们通过分析变压器接地地电阻与绕组直阻之间的关系来得出只拆除中性点引线做直流电阻试验的方法,因为变压器直阻为mΩ级,而地电阻也为mΩ级,两者并联后测量出来的基本上就不是变压器直阻了,所以需要至少断开一侧的一次引线,试验等效图如图1所示。
1.2.2断路器回路电阻的测试也受到启发,为了防止感应电损坏试验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回路电阻的大小和地阻的关系得出可以不断开断路器两侧地刀进行回路电阻的测量(如图2所示),断路器回路电阻为μΩ级,而与其并联的接地电阻为mΩ级,两者并联后对回路电阻的大小是基本没有影响的,也可以采用断开断路器一侧地刀的方法测量回路电阻。这样,既不用劳师动众去拆除一次接线,又保护了试验设备免受感应电的冲击。
2.试验设备的保护:
变电站的一次引线,每次预试都不可能全站停电,所以即使停电间隔也会有非常强的感应电,尤其是上下交错接线的500kV变电站,曾经用北京艾斯德克交直流分压器从停电的一次引线上(其上方有运行设备)测量有近800 V的感应电,如此强的感应电对试验设备也是一种考验,曾经用某型号断路器回路电阻仪测量断路器回路电阻,先接好仪器的地线,再将测试线从断路器引接至回路测试仪,立即发现测试仪内部冒烟,说明该仪器已经被感应电烧坏,并且该塑料外壳的试验设备在变电所已经烧坏两次。另外,有的设备在变电站就无法正确显示数据,比如做断路器低电压的某个仪器,合上装置电源,就有30-70V左右的波动电压显示。所以,尽量选择抗感应电和抗干扰能力强的,比如铁质外壳的,它笼式的铁质外壳可以对内部的电子元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试验人员需要对试验设备有充分的了解,学会保护试验设备,比如先将试验设备接地端子及外壳都与地线接好,把测试线一头接被试品另一端先不接入仪器,而是接到地线上,再拉开被试品两侧的地刀,等做完所有准备工作最后才将测试线接到仪器上立即开始试验,这样可以减少感应电荷在试验仪器上的积累。晴朗的天气是做试验的好时机,但让太阳暴晒试验设备可能会造成电子元件的老化。
3感应电的预防:
感应电就是导电设备外部所带的电。在变电站试验工作中,常常有人感到设备基础、构架等“有电”使人产生刺痛的电击感,有时这种电击的现象还很剧烈,工作人员在接线过程中常常被感应电电击而产生畏惧心理。虽然一般来说对人体没有危害,但会给试验人员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如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可能引起人身事故的发生。按照静电感应的原理,当一个导体接近一个带电体时,靠近带电体的一面,导体将感应出与带电体极性相反的电荷,而背向带电体的一面,将感应出与带电体极性相同的电荷。工作人员在接近带电导线时,相当于一个导体一样,在人体上会积累电荷,产生感应电,这种感应电对接地体(杆塔或构架)放电时,使人体产生刺痛感,而这种现象只有在人体与接地体小面积 (如手指)接触时才表现出来。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试验前作好有防感应电的心理准备,并作好防护措施,如挂临时防护接地线;攀高的作业人员接线前先将接地线用搭接的方式将待接线部位的电荷放掉;可以通过戴绝缘手套避免接线时被感应电电击,只是戴上绝缘手套不如帆布手套灵活;接到同事递过来的金属器具时采用一把握住的方法;避免用手指去接触同事的身体;另外,时常用手接触地面的方式放掉自身积累的电荷。
高压试验工作一般都选择在晴朗的天气进行,但往往越是晴朗感应电就越大,所以一般上午的感应电弱些,并且高原地区下午的风很大,对类似避雷器试验等需要升压到200kV以上的试验项目有很大的影响。
500kV变电站还可以采用10米绝缘杆挂测试线的办法减少工作人员反复接线拆线的劳动强度,还避免了感应电对身体的危害。当然,这样的方法对于需要加屏蔽线的试验项目就不适合了。
4 总结:
虽然不拆引线试验方法或许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数据合格还好若不合格还要解开,但是它能够起到减少劳动强度,减轻工作量,提高试验精度的作用。南方电网公司发布的Q/CSG10007 - 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也有如下条款:如不拆引线不影响对试验结果的相对判断时,宜采用不拆引线试验的方法进行。因此就我个人认为,试验数据分析上一般需要横比和纵比,比如第一次预试时将拆线和不拆线的试验结果做横向比较,后续采用不拆引线的方法,将历年数据和三相之间数据相对判断如无明显变化,可视设备为试验合格。
综上所述,不拆引线的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感应电的预防避免了工作人员试验过程中因畏惧感应电而影响工作进度,保护好试验设备并让其能够被正常使用也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虽然这些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它们对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和试验设备的安全以及对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