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避免电气火灾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9月14日

摘要:本文从我国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事故现状,分析了电气火灾的成因,提出对电气设备的红外热成像定期检测,可有效降低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并认为,早晚会有一天,热成像技术会给许多行业产生变革性的改变。
       
        关键词:电气火灾  红外热成像  检测
            我国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贼偷一半,火烧精光”。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些年,由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事故,所占比例一直有上升的趋势,大力扼制电气火灾已是当务之急。
            1、电气火灾的现状
        电能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能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电能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当违反规定、使用不当时,就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1.1我国电气火灾比例很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气火灾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火灾的比例上,都是上升的。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电气火灾在火灾总起数中所占比例明显比欠发达地区来得高。近几年,我国电气原因造成的火灾,更是上升为首位,2008年全国电气引起的火灾占总数的30.1%。
        1.2电气火灾损失大。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一次损失数千万元的电气火灾,而2004年就发生了一次损失上亿元的特大电气火灾事故3起。2008年2月3日,广东东莞光宝科石碣厂电气线路短路引起的特大火灾,账面经济损失22.66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亿元)。
        1.3我国电气火灾不但频次高、损失大,而且伤亡人数多。如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电气火灾,就造成325人死亡。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电气火灾。如2007年的浙江温州市温富大厦火灾、2008年的深圳龙飞再生物资回收公司火灾。而今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县谭家山立胜煤矿也由于井下电缆起火,造成25名矿工遇难,3人失踪。
        1.4我国电气火灾频发,固然有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这些年,我国经济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发展初期,受技术标准、制造能力,特别是经济因素制约,许多原有的电气设备,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产品选型上、元器件和材料配置上,都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和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随着用电负荷和用电设施的逐年增加,潜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也不断增多。
        2、引起电气火灾的因素
        2.1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与其他火灾事故不同,电气火灾就是指电气设备和线路相关部位的过热点及电气火花、电弧产生的火源而造成的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的原材料、生产中间体、成品,都是各种可燃物,而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办公楼的装饰材料、物品,许多也是可燃物,而形成火灾所缺少的唯一条件就是火源。这些地方往往对明火都采取了严格的控制管理措施,但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电气火源,可能会防不胜防。
        2.2根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对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分类和统计,1993~2002年十年间,引起电气火灾原因第一位的短路占52.0%,以次为过热18.5%、接触不良12.6%、电气故障10.0%、过负荷4.6%、漏电1.8%、雷击0.5%。[1]
        2.2.1短路是指在电气设备或线路上,电势不同的两点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发生短路时由于电流比正常时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短路点上极易产生强烈的电火花和电弧,引发周围可燃物燃烧。
        2.2.2造成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比较多,电气设备本身具有许多热源。长期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由于某些因素变化,发生一些热源的异常发热,就会提高设备的局部或整体温度,严重发展可能引燃线路绝缘层、附近的可燃物。
        2.2.3接触不良。在导体与断路器、接触器、保护装置及用电设备连接的处,可能因振动、腐蚀、氧化或热作用,使连接处发生松动、氧化而导致接触不良,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如有较大电流通过电气回路,连接处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造成局部温度升高,严重时可以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并引起电气线路的绝缘层、附近的可燃物及积落的可燃粉尘着火,引起火灾。
        2.2.4电气故障,这里主要指电气设备中的元部件由于质量、或长时间使用而损坏的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有些电气设备、元器件、部件、材料的质量良莠不齐,也给电气设备增加了不少故障、事故和火灾隐患。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