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东北城市园林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园林植物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规划设计理念不够先进,景观不丰富,缺少大型绿地;苗木规格不统一,来源杂,检疫失控;种植与养护管理不科学,生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问题与对策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唐代,至明、清两代达到顶峰, 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更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故我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古代园林艺术风格与结合现代元素的基础上,正在焕发着古老的艺术青春,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采用适宜的绿化材料。在进行科学的富有个性的设计和精心施工之基础上获得理想的园林效果,是人们从事园林始终追求的根本目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导致各地园林植物的种类、特性与配置效果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加之社会人文和设计理念的差异,致使不同地域的园林水平不尽相同。我国东北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温度低,气候干旱、寒冷是其基本特点,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缺乏资源优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分析了我国东北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与同行们商榷,以便达成共识。推动东北城市园林事业不断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1.1园林植物(材料)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
植物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生存,从植物分布规律的角度看,北方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这与北方干旱、寒冷的气候有关,是综合生态因子作用的结果。长白山植物区系有高等植物I 700余种,可谓北方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系。但是,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种类不过50 6o种,缺乏常绿植物,花径大、花色鲜艳的种类亦不多,且绝大多数种仍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同我国南方相比较园林植物(材料)种类不多,缺乏资源优势。低纬度的园林植物在东北栽培都很难度过寒冷的冬季,或适应不了春季较长时间的干旱(大连等东北沿海城市除外),引种成功的例证很少,即便能够成活,通常也改变了原有的生长特性。例如,刺槐(原产北美)在我国黄河流域可长成高大的乔木,而引种到沈阳以北则表现为小乔木或灌木状态,园林效果截然不同。
总体看,东北各城市的园林植物种类相差不大,构成景观的效果显得单调。
1.2规划设计理念不够先进,景观不丰富。缺少大型绿地
作为一座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然而,由于受城市建设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北的城市建设始终是“改造发展型”模式。这种模式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狭窄弯曲的马路,七零八落的几棵树,破旧拥挤的住宅,繁杂地镶嵌在一起的生产生活区,着实让设计师头痛;加之人们的设计理念始终框在“改造发展型”模式之中,即便在新城区的绿化上都可以看到“改造发展型”模式的影子。因而,东北城市的园林绿化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景观单调、呆板,观赏价值不高;绿地总量不足,缺少大型绿地。城市的绿地面积应达到城市总面积的30%,才能维持城市的环境质量,能达到这个指标的东北城市屈指可数。
1.3苗木(材料)规格不统一,来源杂,检疫失控
苗木规格主要体现在株高(树高)、篷径(冠幅)、苗龄(树龄)等几个指标上,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各工程使用的苗木规格不尽相同,绿化效果亦有很大差别。适当的苗木规格在施工结束后就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适当”。然而,在实际绿化建设中常可见两种倾向。一是自行投资的单位绿化,通常所用的苗木规格较小,成活率虽然高,但短时期内显现不出绿化效果。二是国家投资的绿化项目或住宅小区绿化项目,使用的苗木规格较大,绿化效果固然显著,若养护管理跟不上则死亡率较高,不得不大量补植;既使勉强成活,树木生长势亦很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同样收不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又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近几年来,吉、长等城市大树移栽进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已不能用“大苗”的概念来解释,移植树木的直径小则十几厘米,大的二十几厘米。
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大树移栽,原本是绿地建设中一种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而采用的高难的特殊种植技术,如用于名木古树或具有一定体量的园林大树因城市道路拓宽、绿地重新规划的保护性移栽等,这是勿庸质疑的。但是,在初始的绿化工程建设中就使用几十厘米的大树是不科学的。树龄越大其发生新根的能力越弱。新根系迟迟不能形成,吸收功能减弱,蒸腾大于吸收,树木体内水分失衡,成活率降低;即便成活,“缓苗期”亦很长,看不到生机盎然之生长景象。目前多采用在林区掘挖的方法获得大树,既破坏了森林结构(挖树的林分到处是裸露着心土的大坑,满目苍伤),又浪费了资源,移栽进城的大树大量枯死的现象比比皆是。城市园林苗圃的数量少,苗木生产缺少计划性,苗木储备不足,园林苗木市场很不完善。因此,.每到园林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施工单位到处调苗,导致苗源较杂,良莠不齐,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有些苗木的适应性不强,降低了成活率;尤其重要的是病虫害检疫失控,检疫的覆盖面减少,针对性检疫力度不够,致使病虫害蔓延流行。例如,严重为害油松的日本松干蚧已在长春市区(双阳区)发现,在城区已有个别油松植株被感染。
1.4种植与养护管理不科学,生长势衰弱,病虫害严重
园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态条件下由人工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为已被破坏了原生结构的土壤,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较之森林土壤条件相差甚远。很多施工单位在种植环节上不科学,种植穴(沟)尺寸不够,不客土,基本不施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彻底;种植时苗木根系没有充分舒展开,有窝根现象,浇水量不够或不及时,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时不及时浇水;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树木生长势弱,极易感染病虫害。例如,近些年长春、吉林等城市中广泛用于街路绿化的银中杨,有很多植株感染了杨树烂皮病或杨树溃疡病等,对感病株与发病枝没有进行及时清理,既影响了绿化效果,又形成了新的病菌传染源。
2改进对策
2.1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进域外种,促进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
东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决定了园林植物资源相对缺乏的客观事实,我们应遵循植物分布规律和植物适应性规律从事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工作,促进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提高,为丰富景观设计奠定物质基础。
2.1.1立足本地资源选择园林植物
据资料统计,长白山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有330余种,而目前用于园林绿化的只有50—60种,大量应用的种类则更少。因此,要立足本地,将长白山的植物资源充分利用好,积极开展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在繁殖方法、栽培技术、整形修剪等方面进行广范试验,筛选适用于园林绿化的种类,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近些年的实践证明,长白山的许多野生种都能适应东北城市的环境。例如,山桃稠李列植做行道树或孤植做庭院树,其挺拔的姿态、粉白色的串串小花、黄褐色光泽的树皮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茶条槭引入城市后,通常将其修剪为球状,效果不亚于女贞球,秋季红色的叶子更胜女贞一筹。2.1.2积极引进域外种,科学利用外地资源
引种是丰富当地植物种类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普遍应用于世界各国。东北城市引种首先要考虑寒冷、干旱这两个生态因子;其次,应采取必要有效的驯化措施。当被引进材料分布区较大时,应从距引种地最近的种源区选择引进材料,或采取逐步迁移引种的方法,或适当采用防寒措施,以提高引进材料的抗寒性和适应性。例如,银杏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浙江有野生分布,沈阳以南、广西以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沈阳以北不能栽培。现在,在长春“桃花苑”已安家落户,只要将其避开风口、种植在建筑物南侧即可安全越冬;再如,长春国联花卉公司从欧洲引进的欧洲垂桦,可以在长春的气候条件下自然越冬;北京在引种雪松时,早期于其西北方向设置风障,晚秋时主干“涂白”,使其逐渐提高抗寒性,目前无需设置风障即可越冬。这说明,只要我们思路正确,科学分析引进材料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采取的措施得当,有些南方植物还是可以在东北城市落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