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降低湿度。
由于甲醛的释放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减少湿度同样可以达到减少空气中甲醛浓度的目的。在淋浴或者洗澡时,开启排气扇、打开浴室窗户,都是降低室内湿度的重要方法。空调器在干燥制热状态下,也能降低室内的湿度。
(4)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既可美化室内环境,又能使室内小气候得以改善。许多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相当敏感,能吸收室内的二氧化碳,而且还有很高的除污能力,对甲醛有较好的吸收作用。此外植物还可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并抑制微尘飞扬,起到防病保健作用。据报道, 在24 h照明的条件下, 芦荟可消灭1 m 3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垂挂吊兰能吞食96% 的一氧化碳, 86% 的甲醛。因此, 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会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具有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筛选出具有较强净化能力的功能性植物,使其成为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天然净化器。通过植物材料治理室内甲醛等有毒性挥发物质,同时也可以减少因运用其它化学药品防治有毒挥发物质而引起的二次污染,从而实现居室内观赏植物防治有毒挥性物质兼绿化、美化作用为一体[ ,如:吊兰、常春藤、橡皮树、虎尾兰、芦荟、龙舌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5)室内尽量少吸烟。吸烟是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一个重要来源,减少吸烟对于控制室内甲醛的浓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6)进行技术处理。各种空气净化器都采用了活性炭设备,可以较好地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其他有害气体,以催化作用结合超微过滤,可以保证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有害、有味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而且此类吸附材料的寿命长,针对性比较强,可以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还可以采用空气负离子技术来降低甲醛污染。空气负离子技术主要选用具有明显的热电和压电效应的稀有矿物石为原料,加入到墙体材料中,装修涂刷以后,在与空气接触过程中,电离空气及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负离子,该材料即可发生极化,并可向外放电,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生物化学法等
(1)化学反应法。它是根据有害气体的化学特性,利用某些物质与其反应或分解有害气体, 降低其浓度, 降低或消除其危害。
(2)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物质的吸附性能对有害及恶臭气体进行吸附脱除。
(3)生化处理法是用微生物中的酶分解有机有害成分,此法受允许浓度和生物活性温度限制, 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以上采取的各种防治甲醛污染的措施,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空气中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起着一定的作用。
研究前景
鉴于目前我国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未来室内空气污染可能有如下几个研究方向:
(1) 新型室内污染物检测设备、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的研究,其目的是要完成室内污染物的快速、准确、定量检验, 控制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2) 室内空气污染物扩散、沉积的理论研究, 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结果的分析, 得出室内空气污染的理论预测,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 由于人类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生活在室内, 所以研究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哪些危害、造成危害的机理以及如何防止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4) 建筑设计思路与理念的研究, 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有利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清除 ,开发新型环保的家庭生活用品, 包括建筑与装饰材料。
(5) 室内空气微生物的研究, 目前该方面的工作很少, 然而室内空气微生物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该项研究必将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参考文献
【1】State of California. Indoor Air Quality Guideline [J ] . September ,1991.
【2】于涛,梁彦秋等.室内甲醛污染调查与控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6):8~10.
【3】阐惠芬等. 甲醛与癌.环境保护[J],1992,2:46.
【4】曹守仁. 室内空气污染与测定方法[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5】宫菁,刘敏. 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控制[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11):24-26.
【6】Cheol - Woo Kim ,Jae - Seok Song , et al. Occupational Asthma Due to Formaldehyde[J ] . Yonsei Med J ,2001 ,42 (2) :439 - 445.
【7】朱天乐,郝吉明等.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6(4):35~39.
【8】王澎.室内空气质量及污染控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
【9】ZOU Yue, HOU Yunfen. Indoor air pollution and architecture
ventilation.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02,18(1): 51-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