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了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物进入食品的途径,并指出了各种污染物对食品安全性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问题,是现阶段中国正面临的的最严重的考验之一。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由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比假冒伪劣食品的所带来的危害还要大。历史上环境污染导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1968年,日本“痛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发生米糠油事件。波及日本20多个府县,受害者达14000多人,124人死亡。1979年,台湾的彰化油病也是多氯联苯泄漏造成米糠油污染,引起 2000多人中毒。1971年,日本“水俣病”事件。1987年12月,我国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1992年,英国疯牛病事件。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事件。1999年5月 比利时“二噁英”污染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都给人类带来重大的伤害,所以急切了解环境污染对食物安全性影响是个迫在眉婕的事情。【1】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资和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由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环境污染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等,而有一些污染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对食品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在我国,这个问题明显突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由于追求经济的发展,难免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所忽视,所以我国的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这些污染也深深地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一些问题。【2】
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和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其种类很多,理化性质非常复杂,毒性也各不相同,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如煤和石油等)燃烧和工业生产。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如:SO2、NO2、Cl2、氯化剂、氟化物、汽车尾气、粉尘等。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动植物由于其体内外污染物增多而造成了生长发育不良或受阻,甚至发病或死亡,从而影响了食品资源的安全性。受氟污染的农作物除会使污染区域的粮菜的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外,氟化物还通过食用牧草进入食物链,对食品造成污染。
我国有些高寒地区,终年室内煤火不息,当然烧含高氟高硫的劣质煤时,室内空气氟含量可高达0.04一0.05mg/m',室内存放的粮食蔬菜会受到严重的污染,如玉米含氟量可达26.3一84.2m妙9,辣椒含氟量可达310.5一565.0mg/kg,人食入后可引起氟中毒。工业排放的氟化物污染大气,再沉降而污染水和土壤,使农作物含氟量增高。又可通过食物链,使动物性食品遭受氟污染。人如果长期食入高氟食品,就可能发生氟中毒,得氟斑牙或氟骨症。【3】
又如大气污染物SO:,氮氧化物溶于空气中水分就形成酸雨,酸雨可使淡水湖泊河流酸化,影响鱼类养殖:而且酸雨地区的鱼含汞量增高,人食入含汞高的鱼类食品,健康会受到损害。
再如二恶英这是一种毒性很强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城市大量固体垃圾燃烧可产生二恶英,随着大气流动和飘尘沉降,二恶英可污染水体、土壤以及粮食、蔬菜和饲料,再通过食物链使动物性食品遭受污染。人食入二恶英90%以上是通过膳食,而其中主要是动物性食品。长期摄入二恶英可使癌症发病危险增加。
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理化性质及生物群落发生变化,造成水体污染。水体的污染给渔业和农业带来严重的威胁,不仅使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而且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同时也会给食品的安全性带来严重影响。对食品安全性有影响的水污染物有3种:无机有毒物,包括各类重金属(汞、铬、铅、镉等)和氰化物、氟化物等;有机有毒物,主要为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积累性的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多氯联苯和有机农药等;病原体,主要指生活污水、畜禽饲养场、医院等排放废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寄生虫等。【4】
水体污染对陆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污灌的方式进入,污灌会引起农作物中有害物质含量增加。许多国家都禁止在干旱地区污灌生吃作物,烧煮后食用的作物也要在收获前20~45天停止污水灌溉,并且要求污水灌溉既不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不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又不恶化土壤,不妨碍环境卫生和人体健康。
我国的水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绝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用于农业灌溉,作物中污染物超标,已达到影响食用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少数城市的混合污水灌区和大部分工矿灌区的饮用水源中重金属超标,饮用水的安全性下降。
污灌中最常见的污染物是酚类污染物、氰化物、石油、苯及其同系物以及重金属,这些物质可以在作物中蓄积,影响农作物产品中的品质,甚至会引起作物死亡;水体污染物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存也有重要影响,低浓度时能影响鱼类繁殖,并使其产生异味,从而降低食用价值。
土壤污染的发生途径首先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污灌,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并随之积累;其次,土壤作为废物(垃圾、废渣和污水等)的处理场所,使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的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再次,土壤作为环境要素之一,因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而进入土壤。
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土坡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本身含丰富的矿物质。又因土坡表面积大,其颗粒物有很强的吸附力,加上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所以环境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其毒性被降解,这就是土坡的净化。但是当土坡长期遭受污染,土壤的结构和生态严重破坏,这时不仅农作物减产,而且农作物体内毒物残留量也增高,影响食用安全。重金属如锡、铅、汞、砷、铬等污染土壤,不像有机物那样容易分解、降解,而容易在土壤内残留,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日本某生产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的工厂周围地区遭受污染,土壤表层含砷量达300一800g/kg,该地生产的稻谷中含砷量高达729mg/kg,导致当地居民慢性砷中毒,在日本被称为第四公害病。【5】
土坡污染的来源之一是化肥。化肥的使用在带来作物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如氮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带来了土壤硝酸盐污染的危害。硝酸盐是强致癌物亚硝胺类物质的前体,即土壤硝酸盐残留致粮谷、蔬菜中硝酸盐残留,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转变为亚硝胺类,使人患癌症危险性增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危害性如此之大,所以我们要懂得怎样去防护。结合环境科学和食品安全科学的理论基础,提倡建立无公害食品安全生产基地,是解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一条途径。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三废”的恶意排放以及农用化学物质的长期大量投入已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建立的无公害食品安全生产,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质量要求,逐渐实现农业生态和环境的重建和保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条途径。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式经营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食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无公害农业以生产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和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由产前的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产中的无害化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产后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 术等综合集约集成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新型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我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是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6】
而且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措施是:健全法制、加强管理、严格执法。我国于1989年就制定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而且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工业“三废”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防止环境污染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某些方面存在着立法空白,有些法律的内容需要补充和修改,还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及执法力度,以此来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使其污染物对人体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7】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完善的食品监督、管理体系。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亟待改变传统的依赖于终产品检验方法进行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食品安全及食品监督体系应尽快和国际规范接轨,吸取国际上广泛采用的GMP和HACCP管理系统的可取之处,建立适合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科研投入,一方面,开发新型排污治理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素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开发研制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仪器。◇
所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环境的非点源及点源污染问题,必须要求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从环境问题着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立民,吴人坚. 环境学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陈英旭. 环境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3]樊正芸,黎松强.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4]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董钻.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污染物及其危害.新农业,2004,3:47-48.
[6]曾铭,彭珊珊.食品安全性问题初探[J].食品科学,2005,
[7]王凤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05,26(10),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