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的预防与救护
【授课时间】2008年6月16日星期一下午第三节
【授课班级】06模具(1)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触电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触电预防与急救要点,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
3.使每个学生做个触电预防与救护知识的小宣传员
4、谈谈自己对用电安全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触电的预防知识、救护知识
【教学方法】提问、归纳、讲授
【教学过程】
一、引言
这段时间强降雨过程在广西除了引起较大的洪涝灾害外,打雷闪电也非常频繁。6月16日,记者从广西防雷中心了解到,从9日到15日,雷电总次数达4.3万多次。6月8日,凌云县一高中生听MP3时不幸被雷电袭击而亡。
这名高中生的父亲向南国早报记者介绍说,6月8日零时20分左右,伴随一阵电闪雷鸣,突然从儿子的房间内传出“啊,我死了”的喊声。他马上跑进儿子的房间,只见儿子躺在离书桌两米远的墙角,头发竖立、鼻孔出血,手机摔成几块。他马上抱起儿子,不幸的是,5分钟后,儿子还是离他而去。百色市防雷设施安全监测所凌云分所随后派人到现场调查,发现这起事故是由于雷电流通过电源线路引起的。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所有电气事故的95%,平均每1.2亿度电就会导致一起重大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在讲解触电的预防与救护之前,先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1、人体内的百分之多少以上是水份?
A、30% B、60%
2、人体是良导体么?
A、是 B、不是
3、当人体接触设备并形成什么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触电?
A、断路 B、通路
4、致人于死命是取决于电流的高低还是电压的高低呢?
A、电流 B、电压
5、据一般的经验,人体通过多少毫安的交流电可能危机生命?
A、大于10毫安 B、大于50毫安
6、据一般的经验,人体通过多少毫安的直流电可能危机生命?
A、大于10毫安 B、大于50毫安
7、触电的形式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对吗?
A、对 B、不对
8、若电机、电器的绝缘损坏(击穿)或绝缘性能不好(漏电)时,其外壳边会带电,如果人体与带电外壳接触,这就相当于什么触电?
A、单线 B、双线
9、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哪个危险?
A、单线 B、双线
10、急救电话号码是多少呢?
A、120 B、110
(让学生把答案写在一张白纸上,然后随机抽查几个同学的答案)
[小结]通过上面的小测试,发现不少同学对触电知识还是不怎么了解,那么触电能不能预防呢?当发生触电时,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
二、讲授
<一> 触电预防的基本常识
1、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 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A、各种电气设备 龙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 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 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 应及时加以处理
B、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 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 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 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
C、尽量不要带电工作 特别是在危险场所(如工作地很狭窄 工作地周围有对电压在250V以上的导体等) 禁止带电工作 如果必须带电工作时 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站在橡胶毡上或穿绝缘橡胶靴 附近的其它导电体或接地处都应用橡胶布遮盖 并需要有专人监护等等)
D、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接电源插头一般都用三脚插头 其中有一根为接地线
E、静电可能引起危害 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 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 引起严衙后果 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 方法:①良好的接地 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 ②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 加静电荷逸散
F、有条件时 还可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
G、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 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 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2、雷电的预防措施
雷击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雷云对地面物体或人畜直接放电的现象叫直接雷击;架空电缆或室外天线被空中带电云放电形成的强电场的感生电动势冲击家用电器或电子设备的现象叫感应雷击。
A、建筑物防雷措施
一般民宅和小型建筑物可安装避雷针。一方面将地面感生电荷通过尖端放人空中,另一方面将接收的电流迅速流散人地,可避免雷击。
B、家用电器防雷措施
从供电系统看,民用建筑的用电电压为:380/220v低压系统,所采用的输电线路为架空线路引入配电变压器,再从变压器低压侧,经低压线路进入各民用建筑内。当变压器高压侧的架空线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时,雷电波通过变压器高压侧侵入到低压侧以至到用户、家用电器因此遭受雷击而损坏。
C、人体防雷措施
雷雨时,非工作必须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雨,必须牢记两条:一是人体位置要尽量降低,避免突出;二是两脚要尽量靠拢,最好选择干燥处下蹲,以减少暴露面积和触地电位差,因为人体与地面接触面积愈大,危险愈大,这样,便可安然无恙。在野外突然遇到雷电,需切实做好“十不要”:
(1)、不要站在山顶,山脊等高处和躺在地上;
(2)、不要站在大树下,树林边或草垛旁躲雨;
(3)、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行走;
(4)、不要穿湿衣服赶路;
(5)、不要在开阔的水面游泳、划船、应尽快离开水面或稻田;
(6)、不要靠近金属物体;
(7)、不要把锄头,铁铲等工具扛得高高的;
(8)、不要骑牛、马。不要在空野里骑车;
(9)、不要使用移动电话;
(10)、不要站在避雷针附近。
<二>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
2、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 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3、处理方法:经过简单诊断后的病人,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分别处理:
A、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就地安静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小心送往医疗部门,请医护人员检查治疗。
B、病人呼吸、心跳尚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 将病人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严密地观察外,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 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
C、如经检查后,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心跳停止的, 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
4、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指有节律地以手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 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此法简单易学,效果好,不需设备,易于普及推广。操作方法:
A、使病人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果。
B、抢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C、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处,即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 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 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间接 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搏出。
D、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 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E、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即每秒一次。
【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触电预防与急救要点,多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触电预防与救护相关知识;
2、用电的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学生的安全,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和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虽然在预防的措施中,有些东西晦涩难懂,但是希望我们加强这方面理解,并熟记雷电安全预防的“十不要”,理解触电方面的急救措施和方法。
【课后思考】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那些知识?谈谈自己对用电安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