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
1.活动内容:国家确定6月份第三周为应急预案演练周。各镇政府、办事处及市有关部门要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在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及学校、大型超市、酒店、宾馆、农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组织开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疏散演练。市安全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2、组织单位:各镇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各企业、学校
(六)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执法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1.活动内容:各镇政府、办事处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夏季汛期安全生产特点,在本行业、本地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海洋渔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执法等形式,集中组织执法行动,查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标准化创建活动,促进安全生产执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2.组织单位:各镇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七)开展万名职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答题活动
1.活动内容:以国发[2010]23号文件、胶政发〔2011〕15号文件和我市相关配套文件,以及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为主,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答题活动。5月份,发布题库并在青岛市总工会、市安全监管局等网站刊登试题,各单位可通过媒体登载答题内容,自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动员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加答题活动,并将答题情况汇总后报市总工会。
2.组织单位:市总工会
(八)组织我市安全培训机构参加青岛市第一届安全培训机构教师课件评比和讲课比赛
1.活动内容:为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安全培训教学质量,组织我市安全培训机构教师参加开展课件评比和讲课比赛。
2.组织单位:市安全监管局,安全培训机构
(九)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活动
1.活动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全市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集中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活动。其中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有色等企业,按照市安全监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下发的《转发省安监局省总工会团省委关于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要求,采取事迹报告会、现场会等形式,开展安全生产优秀班组和“双十佳”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加强班组长培训,培育推广典型,杜绝“三违”现象,推动岗位达标,提升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2.组织单位:市安全监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
(十)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
1.活动内容:市总工会和市安全监管局在全市各类企业集中组织开展以“抓班组,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团市委和市安全监管局在全市各大企业班组或人员规模相当于班组的青年集体中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贴近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的竞赛活动,抓住重点,体现特色,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和青年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基础工作。
2.组织单位: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安全监管局
四、各镇(办事处)、有关部门活动安排
“安全生产月”期间,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活动内容和形式原则同市里同步,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并抓好组织落实。
五、企业活动安排
各企业除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活动外,结合单位特点,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各镇政府、办事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搞好督促检查。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一)开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自查活动。以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有色、建材、商贸市场等行业领域为重点,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和市政府15号文件为主要内容,在企业内部逐条检查、逐条核实,查漏补缺,边查边改,及时纠正和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和市政府15号文件要求,在企业内部开展技术装备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开展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培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安全责任全员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现场管理精细化、教育培训常规化,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三)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对本行业或本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采取图片展、宣讲会、事故分析会等形式,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举一反三,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达到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的目的。
(四)开展全员安全素质培训活动。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结合岗位工作需要,通过自学或集体组织学习等形式,开展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基本常识和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活动,并将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安全培训档案。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督促,并将企业培训情况汇总逐级上报。
(五)积极参加“安康杯”竞赛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围绕主题,以开展各种活动为手段,组织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积极参加。通过竞赛和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增强遵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反“三违”、防事故的良好氛围。
(六)开展“零事故”目标管理宣教活动。组织发动全体干部职工,从企业决策、中层管理到车间、班组,一直到每个生产岗位,采取寓教于乐、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等形式,开展反违章操作、反违章指挥、反违反劳动纪律的宣教活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集中排查和消除一批安全盲区、死角和隐患,实现“零事故”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