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
本次修订增加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的规定。基本国策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基本准则。除本法外,对基本国策作出规定的法律有四部。(1)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4)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2009)、十八大报告、《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从政策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等环境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人类都将难以生存,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保护环境具有长期性。一是保护环境必须立足未来。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要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二是改善环境,任重道远。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都经历过污染严重的时期,也都花了几十年才使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解决环境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此外,改善环境还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公众的生活方式,还是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3.环境保护是一项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本次修订调整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中,关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脉络:(1)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在立法目的中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之二。这一时期,环境保护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在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要为经济发展让路。(2)修订前的环境保护法把二者的关系定位为协调关系,表述为“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仍被解读为处于从属地位。在本法修改过程中,根据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采纳了各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倾向性意见,将“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修改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虽仍将二者的关系定位为协调关系,但对二者的位置作出了重大调整。这一修改,彻底改变了环境保护在二者关系中的次要地位,这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精神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