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治安防范管理。我校要加快“四防”建设,即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全面提高治安防范水平。建立专兼职治安保安队伍,定时开展治安防范巡逻;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和值班保卫工作,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外进入学校,值班门卫要进行登记,写明事由,记录在案;外来人员进入学校,要及时与所找人员取得联系,一般需经校级领导批准,重要事项需经校长批准。加强重点部位物防工作,在学校存放贵重物品、仪器、有毒物品教室加装防盗门窗,逐步装备覆盖校园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学生公寓楼夜间必须有教职工在固定寝室值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要教育广大教师文明从教,严禁采用简单粗暴和压制方法管理学生,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侮辱学生人格和尊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对学生心理疏导能力。切实做好单亲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和关爱工作,帮助解决各种复杂因素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问题,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我校周边环境错综复杂,虽然经过多次整治,但存在的安全隐患仍然较多。要不定期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饮食摊点,严肃查处出售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的违法行为,严禁向学生出卖一些腐烂变质的食物和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刊。在学校门前严禁一些出租车司机及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严禁学生放假后坐超载及问题车辆回家。严禁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人员到学校来找学生交往,教育学生与这些人交往要适度。同时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深入排查校园周边治安隐患,做好参与帮派团伙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保障师生安全。学校各处室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确保学校长治久安。
三、要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措施.
(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防范能力。学校把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要以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目的,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种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要聘请消防干警进行消防安全授课,聘请卫生防疫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授课,其它安全教育要安排专业人员授课。除国家规定的学校安全教育日外,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为学校安全教育月,放寒暑假前的一周为学校安全教育周,平时应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比率必须达到100%,安全常识及安全防范技能掌握率必须达到95%以上。各学校要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对患有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或者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的其他情形教职工,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2).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行各处室各班级整体联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只是哪个部门的工作,各相关部门、班级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此项工作。要引导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治安管理和防控,坚决铲除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要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将任务、要求和责任层层分解到校长、分管校长、中层干部直至班主任,分解到每一位老师,全面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所有安全工作内容和环节的目标管理责任体系。
(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建立保障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园保卫制度、巡逻制度、值班制度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将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与指导,检查采取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开学后、放假前及学期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为了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好、做实,要齐抓共管、责任到人,从思想上、制度上、措施上、保障上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为给师生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和教学环境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