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强化建筑业农民工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20日

    我国建筑业拥有一支约400万人的农民工队伍,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从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统计来看,农民工也占90%以上。这两个90%,足以表明,建筑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农民工,这支庞大的队伍足以对整个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产生巨大影响。强化对农民工的安全管理是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刻不容缓。 

  一、建筑业农民工安全现状透析 

  农民工之所以成为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有其自身素质的内在因素,也有宏观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外在因素。略加归纳,农民工面临的处境是“三低、三差”,而对农民工安全管理则存在“三不足、三难”现象,具体透析如下: 
  “三低”:一是文化素质偏低。总体上说,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于城市同龄劳动力;二是劳动技能低。农民工中绝大多数人未经正规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脏、重、累、苦且福利低待遇差的工作;三是自我保护意识低。很多事故属人为造成,有的完全是由于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心存侥幸违章操作而引发。 
  “三差”:一是劳动条件差。有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差,施工条件恶劣不具备开工条件就强行动工;有的强迫农民工在高温或粉尘、噪音严重超标的有毒有害环境下作业;二是生活环境差。部分工程项目安全文明设施不到位,呈“脏、乱、差”状态。农民工有的住简陋工棚,睡统铺,有的吃无食堂,洗澡难,洗衣难;三是劳动安全保障差。目前有95%以上建筑业农民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率仅在10%~20%之间。大多数农民工,未办理工伤医疗保险,也未加入工会组织,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难以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三不足”:一是政府对安全监管力度不足。建设主管部门“把关”不严,使部分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和施工资质的队伍进入建筑市场,为引发安全事故埋下“祸根”;二是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作为不足。一些建设单位不履行法定程序,规避政府监管,肢解工程项目分包给低资质或无资质的劳务队伍。有的不讲科学,片面追求进度、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管理;三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有的企业就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方面投入。劳务队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安全投入方面能省则省,不愿意也舍不得花钱买平安。 
  “三难”:一是日常安全管理到位难。由于建筑工程分承包项目多、各类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农民工犹如“游兵散勇”,有活招之即来,无活挥之即去。这种频繁的流动客观上容易造成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二是安全协调处理难。农民工与总承包单位不直接发生劳动关系,出了工伤事故,责任不明确,“账”都算在工程总包单位头上。日常安全工作原则上项目经理是直接责任人,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花钱还是包工头说了算,责权不一致,使项目经理想抓好安全“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安全教育培训难。对农民工作面上的思想进行正规的系统的技能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较难,不但时间安排难,安全教育经费开支也难。 
  鉴于农民工安全管理存在上述林林总总的问题,但不意味着不能解决,关键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如何依照法律规定配合协调,强化监督,齐抓共管,共同落实。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