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液相、固相爆炸
类别 | 爆炸原因 | 举例 |
混合危险物质的爆炸 | 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或其他物质混合引起爆炸 | 硝酸和油脂、液氧和煤粉、高锰酸钾和浓酸、无水顺丁烯二酸和烧碱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 |
易爆化合物的爆炸 | 有机过氧化物、硝基化合物、硝酸酯燃烧引起爆炸和某些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引起爆炸 | 丁酮过氧化物、三硝基甲苯、硝基甘油等的爆炸;偶氮化铅、乙炔酮等的爆炸 |
导线爆炸 | 在有过载电流流过时,使导线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爆炸 | 导线因电流过载而引起的爆炸 |
蒸气爆炸 | 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而引起爆炸 | 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钢水与水混合爆炸 |
固相转化时造成爆炸 | 固相相互转化时放出热量,而造成空气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 无定形锑转化成结晶形锑时由于放热而造成爆炸 |
3.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化合物及其它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电流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三)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分类
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1.轻爆。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音响也不太大.如无烟火药在空气中的快速燃烧,可燃气体混合物在接近爆炸浓度上限或下限时的爆炸即属于此类。
2.爆炸。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在多数情况下的爆炸,以及被压火药遇火源引起的爆炸等即属于此类。
3.爆轰。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每秒1000~7000m。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速膨胀,象活塞一样挤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发生爆炸,从而发生—种“殉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