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资质。在外包工程招投标阶段,对外委单位及其人员的安全生产作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不具备安全资质的外委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2、查机构、查制度。在外委单位进场前,对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等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对于不满足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要求的,责令其立即整改。
3、查意识、查作风。在外包工程开工前,对外委单位的作业人员参加安全规程考试、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逐个排查;对于安全规程考试不合格、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的人员,责令其立即整改,达到要求后方能进场作业。
4、查文明施工、查安全作业、查习惯性违章。在外包工程施工期间,不定期地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内容包括:人员着装、习惯性违章、两票三制、安全用电、密闭空间作业、区域隔离、材料定置摆放、现场卫生等各个方面,力求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三个主要环节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发现的隐患,责令其立即整改;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责令其立即停工,待整改完成后再恢复作业。
通过上述专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了外包工程的安全生产,从而有效地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电站所处区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根据有关地质勘测单位的研究报告表明,公司所属电站场址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的交接复合部位,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区域稳定性较差;在连续暴雨等恶劣天气作用下,可能发生滚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电站的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2010年初至2011年初,安全检查组会同公司安监、地质、土建等专业的相关人员对电站所处区域开展了三次专项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经过现场反复勘察,未发现滚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迹象,总体地质形态未见明显的变形趋势。
安全工作重在预防。针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了尽量避免灾害发生时对电站人员和设备的损害,安全检查组根据电站所处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
1、在电站厂区后山坡部分区域装设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同时栽种乔木,以加固土质。
2、在电站厂区后山坡修建环形排水沟,将山体自然水流集中排至山坡低洼处山坳内,减少山体水土流失,从而避免因集水长期溃流可能引发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在电站厂区内可能遭受滚石等地质灾害的区域设置警示牌,提醒在该区域行走或作业的人员多加注意、快速通过、减少停留。
4、委派专人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定期进行巡查,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到地质灾害早预警、早防范。
5、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应急组织体系、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及处置、灾害后期恢复、应急物资保障及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等方面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组织所有职工对预案进行宣贯学习,明确各人的角色和责任,以防患于未然。
6、利用召开安全学习会议、设立地质灾害宣传展板、张贴地质灾害教育图片、印发地质灾害防范手册、组织观看地质灾害视频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公司全体职工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上述防范治理措施,自电站投产以来,未发生一起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工作内容涉及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方面面。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更有效地“创新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检查组对照《通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在今后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巩固安全意识为基本,深入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从思想根源上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
二、以强化安全责任为保障,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职工岗位安全责任的完善和落实。
三、以本质化安全为目标,及时提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四、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度和力度,保持隐患排查治理的高压态势。
五、以严格奖惩为手段,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跟踪和监督,对于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人员从严处罚。
六、以宣传教育为辅助,强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局性、紧迫性和重要性,营造“人人有责、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和谐局面与良性循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上级单位和公司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殷切关怀下,秉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